竞聘演讲稿_个人述职报告_读后感_实习心得体会_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涵芬社

关于拉萨的导游词范文

万人迷

拉萨市现辖城关区、当雄、堆龙德庆、曲水、墨竹工卡、达孜、尼木和林周县七县一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拉萨的导游词范文整理,欢迎阅读分享。

拉萨的导游词


更多“导游词”的相关文章推荐【↓ ↓ ↓ 】

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

介绍重庆的导游词5篇

北京天安门的导游词大全

介绍山东地下大峡谷的导游词范文


关于拉萨的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 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关于拉萨的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西藏旅游圣地拉萨是一座具有1320__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 ,海拔3650多米。拉萨市辖七县一区。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2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近37.3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3万,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87%。

“拉萨”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以布达拉宫和八角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推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 新闻大楼、拉萨饭店、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 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 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角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拉萨市现辖城关区、当雄、堆龙德庆、曲水、墨竹工卡、达孜、尼木和林周县七县一区。拉萨北部当雄全县和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酥油和牛绒、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西藏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一号”蚕豆更是饮誉中外的良种。拉萨周围具有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地热温泉遍地,堆龙德庆县的曲桑温泉、墨竹工卡县的德中温泉享誉整个藏区。

拉萨市区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高原古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拉萨的水质和大气非常干净,是中国污染最少、环境最好的城市。拉萨地区的大气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市区上空大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浓度每立方米少于0.1毫克,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市中心虽然人口密度较大,因宗教活动形成的烟尘较多,但大气中的烟尘总含量仍保持在每立方米0.4毫克以下。拉萨河水不存在铅、锌、铜等金属微量元素,沿岸村镇对河流没有造成污染。

关于拉萨的导游词3

所谓风情,就是风土人情。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但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相同。

我来到了拉萨老城。从贡嘎机场出来,我觉得呼吸困难,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反应吧。

刚到拉萨城,我觉得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鲜。甚至有点像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藏民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房子的颜色一般最常见的最红、白、黑这三种。从远处看,房子是一个梯型。我有幸参观了一个民居。这可不是普通的民居,听说这是藏族文字的创作者以前住过的地方。距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了,看来这房子真牢固。原来,房子是用宽2米的砖头建造的。在这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些虔诚的藏民。在拉萨的街头,随处可见手拿转经筒,身穿破旧的羊毛毡的朝圣者。他们嘴里念着六字真言,手里的转经筒不停地转。大家常说,西藏人很穷。其实不是这样,西藏有许许多多的矿产资源。藏族是全民信佛的一个民族,藏民们只要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会自愿奉献出来,捐到寺庙里,绝对没有一点私心。

拉萨,是西藏的缩影。从这里我看到了西藏人的朴实无华。这里也是西藏的中心,汇聚了各方来客。文化在这里碰撞着,交流着。心与心也在碰撞着,交流着,探出真诚的火花。

关于拉萨的导游词4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 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其他景点 西藏萨迦寺导游词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关于拉萨的导游词5

西藏旅游圣地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 ,海拔3650多米。拉萨市辖七县一区。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2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近37.3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3万,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87%。

“拉萨”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以布达拉宫和八角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推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 新闻大楼、拉萨饭店、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 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 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角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拉萨市现辖城关区、当雄、堆龙德庆、曲水、墨竹工卡、达孜、尼木和林周县七县一区。拉萨北部当雄全县和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酥油和牛绒、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西藏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一号”蚕豆更是饮誉中外的良种。拉萨周围具有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地热温泉遍地,堆龙德庆县的曲桑温泉、墨竹工卡县的德中温泉享誉整个藏区。

拉萨市区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高原古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拉萨的水质和大气非常干净,是中国污染最少、环境最好的城市。拉萨地区的大气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市区上空大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浓度每立方米少于0.1毫克,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市中心虽然人口密度较大,因宗教活动形成的烟尘较多,但大气中的烟尘总含量仍保持在每立方米0.4毫克以下。拉萨河水不存在铅、锌、铜等金属微量元素,沿岸村镇对河流没有造成污染。

标签:  拉萨的导游词  拉萨  导游词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感谢!

推荐度: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