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金字塔思维课程的学习,我们要不断的改进思维方式,切实在实际运用中做到“总分总”、“以受众为中心”、提炼好标题,并且做到自上而下思考。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金字塔思维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金字塔思维学习心得篇1
最近参加公司组织的【金字塔思维】的培训,结合【金字塔原理】和【结构化思维】进行了自我系统梳理,这让我发现了自己之前的很多诟病,尤其在如何利他等方面考虑不够周全,通过培训似乎离着真理更近了一步。
之前听说过思维模式的三驾马车:发散思维(思维导图)、平行思维(六顶思考帽)、金字塔思维。第一种发散思维,写咨询报告用的比较多,研究架构的梳理都是用思维导图画出来的,比较有经验,不再赘述;第二种平行思维,用在产品需求评审的时候非常有效,让不同岗位的同学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之前也培训过,不再赘述;第三种金字塔思维用在产品规划、项目汇报、阶段总结等场景,具备非常强的普适性,尤其适合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
其实结构式的思维逻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不断锻炼出来的,我想通过「金字塔原理」培训都可以帮到自己的。
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麦肯锡顾问公司(McKinsey &Company)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顾问。她针对商业或专业人士,以及在工作中需要撰写复杂的报告、研究论文、备忘录或口头沟通而开发的内训课程。
金字塔思维,简单来讲,就是任何事都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结论先行),然后这个结论由三至七个分论据支撑,而这些分论据又本身也可作为分论点,如此延伸下去,犹如一个金字塔。
讲师反复强调:现象不等于原因!运用归纳和演绎原则,可以熟练运用:设定场景、确定主题、设想问题、回答问题,掌握好深度(公理/定理/已知条件)和宽度(每个主题词都用到),由此可以总结出金字塔思维模式:
标准式:情景(S)→冲突(C)→问题(Q)→解决方案(A)
金字塔思维有的四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结论先行:一篇文章只有一个结论,而不仅仅是形式表达,要求利他、简单和准确;
②上下对应:任何一个层次的分论点都是其下一个层次的概括,这里要提到一个极高的要求MECE(分清/分尽),即彼此相互独立且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
③分类清楚:每组的论点必须属于同一个范围;
④排序清楚:每组中的论点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概括来说,「金字塔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清晰思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最重要的是记住:评价权属于他人。噢,对了,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下乔帮主、雷布斯、老罗、罗胖子、李善友乃至柴静的演讲或者脱口秀,是不是他们演讲结构都很熟悉?没错,都是依据「金字塔原理」来准备的。
金字塔思维学习心得篇2
我听说这本书很久了,今年年初,出于好奇才推荐给大家看,也是督促自己尽快采取行动。上周利用飞机上的时间终于看完了,总体感悟有两点,现与亲们分享:
一、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文字编写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上述的四种能力已经很好了,可能在看的时候就会感觉本书的讲述很粗浅。所以,我始终主张:
1、书无好坏,只有适合与否;
2、桂花树下读书会的活动是免费的,你只需要奉献出自己不再需要的3本书即可。当然,在你参加了3次读书会得线下活动后,你也就荣升为“桂友”,也就能享有免费借书的待遇;
3、无论你的行业和专业,抑或是全职在家相夫教子的人,都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在我申请MBA的时候,曾经系统地学习了逻辑,当时,觉得没有太多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后续的工作中,才越来越发觉:处处都有逻辑的影子!受益于逻辑,我的北大硕士论文只用了7天(其间还在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就写完并一次性通过;受益于逻辑,我的口语表述能力也日益强悍。
二、我们可以不信佛,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因果。举个例子,你来看看下面9个句子的陈述,并尝试将其内在的因果关系理顺:
1、你总觉得赚的钱不够花;
2、你对物质的欲望太强;
3、你赚的钱太少;
4、你的能力还有上升的空间;
5、你的攀比心和虚荣心太强;
6、你毕业后几乎每正经看过几本书;
7、你和身边的朋友在一起总是讨论吃喝玩乐等休闲话题;
8、你的心根本静不下来;
9、你很满足现状。
理顺之后的表述是这样的:
你觉得钱不够花,有两个原因:1、你赚的钱太少;2、你对物质的欲望太强。
为什么你赚的钱少呢?主要是因为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为什么你对物质的欲望太强呢?主要是因为你的攀比心和虚荣心太强。
为什么你的能力不够好呢?主要是因为你很少学习,比方你毕业后几乎每怎么看过书。
为什么你的攀比心和虚荣心太强呢?主要是因为你身边的朋友亦如此。(有句俗话说:要了解一个人,只需看看他身边的朋友是怎样。)
为什么你不看书呢?可能是因为你的心静不下来。
为什么你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只聊些休闲话题呢?原因是:你很满足现状。
基于此,若要实现赚的钱足够花,就需要从原因着手:
1、想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
2、想办法放大自己的梦想,进而找到奋斗的内驱动力,因为满足意味着退步。
金字塔思维学习心得篇3
思维,是人所共有的天然功能。然而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有的产生愉快,有的导致悲哀;有的将好端端的事弄得乱糟糟,有的却能变混乱为有序。就像同样的石块,按有的方式建构,即使风和日丽,也会自行倒塌;而按另一种方式建构,却能坚固抗震,百世耸立,就像著名的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思维”就是一种思维的金字塔构建模式,基于这种模式的口头或者书面表达结构显得更加清楚、有条理,并能够使读者或听众感到舒服、受用。在汪洱老师近7个小时的讲授和互动中,我感受最深就是“总分总”结构、以受众为中心、标题的提炼等三点。
1 “总分总”——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万能钥匙。
“总”就是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分”就是分层叙述。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而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汪老师认为,先给出中心思想可以打消人的焦虑感。根据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极限是7—15分钟,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开场的7—15分钟内把演讲的观点、中心思想和盘托出,使受众不至于错过演讲的精华部分而产生焦虑。因此,理想化的表达应该是是: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各个论据的详细论述——所阐述内容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表述善始善终,结构上趋于完美。
在分层叙述的过程中,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到底要写几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三三三”原则,也就是说把要表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描述。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浮躁,三层结构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简洁、明确;超过三层,受众就得强迫自己去听、去看,达不到理想效果。
2 “受众为王”——表达成功的基础。
“受众为王”是新闻传播学上的概念,主要是指在媒介泛滥的时代,任何媒体的发展方向、节目的安排设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必须以受众的偏好为导向,受众的偏好是媒体存在的基础。在汇报工作、演讲、述职等活动中,我们必须明白受众“他想听什么,他想怎么听”。
以受众为中心,必须“投其所好”, 懂得换位思考。我们应该在充分研究领导性格的基础上,以他的兴趣作为表达的切入点,通过调整书面或者口头表达的顺序、各个部分的权重、表达的风格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投其所好”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也不意味着不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投其所好”的主要精髓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观点不变方法变”。
以受众为中心,还表现在有备而去,克服紧张情绪。如果我们对于要表达的内容准备不充分,缺乏必要的材料,结构换乱,而且表达的过程中由于紧张等原因结结巴巴,会导致受众失去耐心,从而使表达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一个失败的基调。因此,只有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克服自身的紧张情绪,才能使受众感到舒服,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3 “标题党”——表达增色的重要工具。
一个好的标题,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简练,准确,传神。“简炼”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清楚文章的全部思想,能用最少的字涵盖文章的关键内容;“准确”就是让标题能简述文章的要义、恰如其分地概括文章的主体思想,“传神”就是要尽可能把标题做得寓意深长、韵味十足、神采飞扬,也就是让标题给人一种新颖独特、鲜活脱俗而又回味无穷的感觉。恰当的利用标题,可以增加表达的层次感和逻辑性,也可以节约读者或者听众的时间,一举两得。
同时,在提炼标题的时候我们还要注重口号式语言的运用。口号式语言因其有力度、有气势经常出现在政府报告、国家干部的讲话中,因此适当的学习、运用口号式语言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清楚、简洁、有震慑力。
金字塔思维是我们表达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筹码。通过金字塔思维课程的学习,我们要不断的改进思维方式,切实在实际运用中做到“总分总”、“以受众为中心”、提炼好标题,并且做到自上而下思考,把事情按照时间、空间、重要性排序,从而在人生的金字塔上越走越高!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