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
《文化苦旅》读后感:追随你的脚步
《文化苦旅》读后感:追随你的脚步
《文化苦旅》是从初二开始读的,记得犹为清楚的是《贵池傩》我连题目都没能认全。曾经能背诵自序中的大段文字,也会感叹中华大地的鬼斧神工,也会欣赏余老的文字功力,只是我还不明白他的苦在**。
高中的时候在几次传阅中把我的第一本《文化苦旅》遗失了,于是又去买了一本,再次翻阅,那久违的昏黄的书页看到的是与当年不一样的心情。从莫高窟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时风雨天一阁那座公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江南小镇,双从吴江船到时牌坊,不是是春歌夏曲还是秋韵冬情,最后平复心跳,还是要回归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肃。我还没能探索到中华文明的精髓,但即使我只是在读书,我还是想追随余老的足迹,看看中国悠久的历史,找到历史背后隐藏的文明。
很想去一次敦煌,看看作者笔下的莫高窟,感受一番沙漠深处的遗存是如何的炽热亦温煦,抑或狂放且沉着,去聆听那些古老的故事体会瑰宝痛失的心情。我不是一个学者,而是一个学习者。我只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一些简单的只是。我想只有当我踏上那片土地,我才能说我了解这段旅程背后的真正艰辛。
上大学的时候从家中带了几本书,其中就有《文化苦旅》,只是闲置了很久都没有再去细看。也曾想过自己向往已久的都江堰在经历地汶川**后如今是什么样子了,是否还有让人莫名紧张疑似山崩即至的感觉;也感叹过自己至今也没能看成贵池的傩仪傩戏,无法触摸作者笔下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大二上学期偶然翻阅了那篇《上海人》,当时并没有很深的感触,只觉得当代人文文化并没有太多值得深考的价值,没想到后来有机会去了一次上海。
我喜欢老北京的胡同,欣赏西安的古迹,只是从没想过去上海看看,只觉得一座现代化都市,看高楼么,大连有,看景致么,不见得比大连好多少,至于人文,那时我并没有如此深刻的认知。可是还是去了,原来,上海的文明真的不仅仅在于他是一座现代化都市,像《上海人》中说的,到上海旅行,领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铁里,停留在商场中,即便不说话也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这就是这个有着特殊文化方式的上海文明,当然,如果没有看《上海人》,即使当时被认出来也不会有现在这种意识去感受原来这就也是文明,这也是当代文化走向问题吧。
《文化苦旅》是我喜欢最长久的一本书,也是我在不同阶段都原意深读的一本书,或许我的认识仍然浅显的很,但是既然是解读文化,我想每个人的认识与体会也应该有所不同吧,所以,我愿意继续追随你的脚步。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2
《文化苦旅》读后感
刚开始读《文化苦旅》时,首先是被那沉重的文化气息所震撼了,毕竟自己阅历和见识都很浅,不免觉得余秋雨教授的这本书有点过于深奥,让我不太能读懂其中的深意。
这本书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书中大部分散文都是作者在游历完历史古迹后写下的,他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给我们揭示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
我觉得不仅是作者在写史论专著是会感到年岁徒增,连我自己在读外掳这本书时便也觉得大开眼界,增长见识,成熟不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经历了5000年的风风雨雨,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遗憾的是,中国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和传承,遭到了许多践踏,无论是**贼的无知,还是侵略者的蹂躏,都让中国文化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遗憾的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我想,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这种对于文化流失的惋惜,这便是“文化苦旅”之“苦”所在吧。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中国人对于祖国历史的解读,仿佛还有对于祖国古代时期的向往,向往那时的纯真、美好文化与人文底蕴。如果说要寻找中国的美好时期,我觉得应该在古代,譬如盛唐,而非现代中国的灯红酒绿。我觉得至少,盛唐的美好是纯真的,是不掺杂质的,尽管总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无论如何,那都是不加雕饰的美。
但无论是春天、秋天,还是喜怒哀乐,我们都应该闭上眼睛,回到历史的冷漠和理性的严峻。我们要承认事实,是好是坏都是中国,都是中国文化,我们能做的,只是看清事实,挽救能挽救的,继承能继承的,做一个好中国人。
回到当下,说说自己,既然不屈于中国文化的流失与践踏,不屈于先人的无能为力,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再去以己之力改变中华,让中华来一次真真正正的辉煌,让世人重新认清中华民族已不复当年的懦弱。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3
在读之前,我根本不会想到一处处名胜古迹的背后都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不会想到踏足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其实是踏足在千年历史的沉淀之上。那一段苦涩,那一段艰难,那一段早已成为历史的路迹是现今无法真切感受到的,随著书的开启,也像是背上行囊一同开始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走进书中的情境,作者以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古老民族的文化,仿佛又重现了当初的情与景。在书中,握着历史文化的绳一步步走向前去,那一片我们现今熟稔的土地,已变得不那般熟悉。莫高窟的石洞依旧壮丽,静静地顺着历史的洪荒,细数着敦煌千年的变化。它绚丽的外表之下极具深蕴,让人不禁想到展现在眼前的是沉淀千年历史的神话,一段静静述说着又展现历史文化一角的神话。它是静伫在敦煌的寂寞,却又是历史文化的展示者,即便它曾残缺,被人无情的转换,但它展示的真实的美让人迷醉,它是美。
从西北的敦煌走回东南的江南,江南,与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觉,它也是美,不过它是若朦胧羽纱般的美,它是细雨绵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一想到它,就能想到山水,江南是山水系情之地,所以总有文人墨客留恋于此,更是留下了千古传唱的绝美诗篇。历年来,仕途不顺、人生不得志的文人会隐居于此,过着“结庐在人境”的生活,江南确实是一个让人自在舒心之地,像是掬起一捧清泉,汩汩流入苦闷的心田,洗涤苦闷给以希望。久而久之,与江南牵系的是一字“隐”,这是失意文人的隐归,他们隐去知识修养,他们隐去满腹才华,他们隐去对国家的满腔热情,孤傲、名声以及一切都像是顺着江南的水一并隐去了,顺着时间悄悄地隐去了。想至此,“隐”并不是一种逃避,一种背离,应当是一种生活态度,时间的冲刷,使之稍稍变了质。然而身处在当时,文人的发展空间实在太狭隘了,使他们不得不缩着骄傲的身躯暂时隐退,但他们的雄心壮志不会随之隐退。
中国当时的路迹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点点被时间冲刷,如同坚韧的岩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样。闭上眼,静下心去走那一段历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时间所不能存留的情与景。闭着眼,仿佛能听到当时的中华大地在一顿一息,然而历史文化是它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苦涩、挣扎、灰暗但永远深具哲韵、亘古不朽。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4
天寒夜梦台风来,落霜墙角阴心间。这种历史风格,不嚣张也不冷清,一切都在无声之中淡漠,在看似平静中凄凉。伴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我愈书行。不知天一阁,你是否安好。
文化的命运交错,你曾记得有一个叫范钦的年轻书生,将你充实,将你覆满笔墨清香。那一刻,你便有了生命,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气息,跳跃不息。也许,这就是书籍的力量吧,穿越千古而不朽,用看似无情的文字告诉你人世间无数的恩恩怨怨和灵韵成章。纵然世间的一切气息都随风飘散了,但文字依然可以永留于世,终可传千古。
但水火无情,脆弱的文明,被风卷残云,支离破碎,散落一地,正如余秋雨老师在书中那如泣如诉的呼唤:“上天,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吧!”
你只是单一的,迷离的望着远方,似乎在等着,等你的主人,等你那些丢失的记忆和沿袭上百年的痕迹。一切的一切,你都默默记着,似乎那时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才是最美的你。一代文化良知在被唤醒,思考着你存在的真谛。
而你,似乎在哭泣。
天一阁!
历史的辛酸,伴着泪水,在你空荡的阁楼中盘旋。时光不能永恒,这里写满了屈辱抗争,这里写满了悲哀华殇。这里终是凭借穿越上百年的风骨灵韵得以留存。且问你存在的凭据是什么,也许你存在的凭据就在历史长河中,就在那些不知去向的书籍中,就在范家人世世代代充满希望的目光中。轻轻脚步,踏上你饱经风霜的楼梯,不知道你,天一阁,是否会想起那个叫范钦的书生呢?
任思绪在风雨中恣意飞扬吧!也许这才是你今生的解脱。
因为你早已经忘却,那历史中沉淀的忧伤。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5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还有“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的那个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这几句每一个都戳中我的内心,这让余秋雨都感叹的书籍何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疑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是好奇,“文化苦旅”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仍无从得知,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而如今,大树的年轮又添上几圈,再拿起这本放置已久的书,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文化苦旅》到底隐藏这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透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那千山万水的豪迈在余秋雨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曾去过他所描绘的任何的一个地方,也从未想过要去摸索、探寻,仅仅是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就已是无尽的赞叹。
书中写了有着“天府之国”称号的都江堰;那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那风雨中的天一阁。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的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的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其实本没有两者,因为路就是书。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的路;而书也是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而最终的目标就是学习文化,了解文化。我们从咿呀学语到如今何尝不是这样的,改变我们的也就是这文化,这条路必定是苦的,但我们不妨去试试,就算结果不像作者那样,我们也最终在文化苦旅中成长起来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6
文化,是什么?我不能够解释清楚,也不能真正理解。正因为这样,“文化”一词在我的脑海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反而勾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使我迫切地想去一探究竟。
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有他在故乡如梦般的童年;有踊跃着喧嚣生命的都江堰;有饱经风雨沧桑的天一阁;有堪称最高贵美丽的杭州……还有他走访过的中国、世界,及他自己的人生之旅。每一个故事,不!不应该说是故事,应该是每一次旅行,却仿佛都在我眼前发生一般,历历在目。
此时,我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知识那么简单了。我仿佛读懂: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种文化。李冰花费了毕生的精力来建设都江堰,他完成了一项伟大的水利生态综合工程。他浚理、消灾、滋润、灌溉,直至李冰去世前仍不忘做成三个石人,镇于江中,用来测量水位。
信念是一种文化。范钦以对书籍的痴迷,集藏满了一座天一阁的书,风风雨雨几百年,经过了数十代人之手,经过他们的坚持,为历史考证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美也是一种文化。《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贵、最美丽的城市。杭州的美自是离不了钱塘江的壮阔和西湖的美景的,它是钱镠射潮时滚滚漫天而来的浪潮,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精神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那是无数人对具有特定时代意义的文明的传承!余秋雨先生花去了他人生中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去探索了如此之多的文明遗迹,甚至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之下,都不曾放弃。
今天,我们更应该明白文化之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并传承它们,须知道,它们是我中华民族的至宝!所以,我呼吁大家:在空闲之时,请稍稍放下手机,少玩一会儿电脑,多多关注下我们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
昔日之盛景,也许不复存在,但文化并未消逝,让我们继续发扬光大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7
初读这本书,是高英课上老师曾经推荐过,然后自己花了整整好几个月的时间来仔细阅读过至少两遍。今天终于看完了,还是想静下心来堆文砌字一番,其实也算是酝酿了好几天了!萧瑟的寒风,伴着淅沥的小雨,昏暗的天空笼罩着寂静的夜晚,难得的意境。 《文化苦旅》,或许这样的天气更适合阅读吧。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的小天地,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沉积;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所皈依的图腾。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翻开泛黄的书卷,仿佛踏上历史的列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的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而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欲意含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对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耐烦,文中把种种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文字很美,却很沉重。
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文化的差异中去,又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惆怅,豁然,紧张……然后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哈哈),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们》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而文字背后的真实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大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更是超越一切的力量,真正地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因为沉重,才会枯燥……
《文化苦旅》真如其名,让人如在文化旅途中跋涉,苦苦累累,磕磕碰碰,长路漫漫。不至于让自己在茫茫人海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8
我或可说,而今的江南徒有其形,灵魂却无所寄托了。
苦旅中,楼台间烟尘滚滚,西湖边喧闹震天。一切都还在那里,似乎不在那里。只有旅行者在梦中醒来,像迷路的鸟儿一样独自行走。
我知道黄梅曲调掩盖不了商业大潮的汹涌。这是一个不同的时代。但我很可惜这样的江南,在飘摇间两手空空,茕茕孑立。
没有选择,也没有放弃,这样的旅程看似完美,但它注定要受苦到底,我不想走,也不想走江南这样的路。
如果可以,我愿换回旧日江南,如果不可以,我情愿她在新时代的洗礼中浴火重生,也不想见他亦古亦今,让人为难。
我院人们用真心虔诚选择,即使那分岔的路百般诱人,也比有一条值得独求。不爱苦旅,我只想要真的江南。因为我知道,最宝贵的是灵魂的回归,最真实的是灵魂的呼唤。
不要贪恋陌生的风景,用一颗真诚的心从残缺走向美丽,从黄昏走向黎明。
舟行水尽,自有月到风来。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9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是为了寻找文化的根而踏上漫漫旅途,于山光水色中看到文化的影子。其滋味,是苦的,为人,也为零落在路上的文化的碎影。
从一开始,文化之旅的痛苦就渗透到了骨髓中。踏着步子来到莫高窟的大门外,这里有一条河,河边高高低低地建着几座僧人圆寂的塔。然则“道士塔”这个名字却尖锐的指着其中那座保存较完好的。
这是余秋雨先生血的道教塔。它静静地站在风中,风似乎在哭泣,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血腥过去。为什么宗教圣地是由道士经营的?为什么中国的公务员在纪念的洪流中什么都不提?
是因为贫穷,抑或是没有学问?不,这些都不是。当欧美的学者孤单却掩饰不住兴奋的身影慢慢逼近,当晚风拂过他们饱经风霜的面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点亮他们的毅然的眼眸,风轻轻的诉说着,原来这就是答案。
在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不能容纳多少卷?有的,一定是有的。
奈何他们势单力薄,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千年的古物成了官僚间的礼尚往来。一丝苦涩由心中逸出,如幽怨的魂灵从此萦绕在灿烂的敦煌。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时甚至想无情地说:宁愿存在于伦敦博物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怆与纠结!
是啊,存在伦敦博物馆里,这些经卷毕竟可以得到极好的保护,免于在中国受到灭顶之灾,抑或成为**贿赂上级的工具,惹上官场的恶臭。可是这句话毕竟是说不出口的,作为一个中国人,让中国的珍贵遗产睡在异国他乡,终究是不甘心。
时光飞逝。当幻灭的专家们渴望看到敦煌的风格时,那些**和唐代雕塑已经悄然离去,远走高飞。为了研究,他们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这是怎样一种屈辱,怎样一种荒唐,怎样一种酸辛?
当他们走过王道人的圆寂楼时,心里一定很苦,也许会有些怨恨。痛苦他们作为中国人研究中国人的文化却要向外国人摇尾乞怜,怨恨那些旧时只知追求功名,搜刮民脂民膏的**对如此文化瑰宝却舍不得拨出些银两精心保护,不闻不问,任其遗失。其实遗失的何止是经卷唐塑?
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信念,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保护文化的激情。
这丝丝苦涩如风卷起的沙子,待风止了,依旧落在这片荒漠上,静静地沉淀,弥漫,浸入骨髓。为每一个循迹而来的人的心中,烙上苦涩的印记。
读《文化苦旅》前,我从未意识到这一处处令**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的背后,竟会有回环曲折的故事与令人荡气回肠的情怀。而作者以他生花的妙笔,将历史的真实从花团锦簇的雕饰之下带到了我们面前,惊醒了炎黄子孙。将他于旅途中感悟到的苦涩升华,传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失落是一种悲剧,文化的传承似乎引发了许多难以言喻的心理悲剧和家庭纠纷。
在台风来袭、暴雨如注的日子里,笔者几经周折便可以赤脚、高脚一脚朝着心爱的天一阁走去。风雨中,岿然不动的天一阁似乎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藏书楼,并不需要太多的牺牲便可以维系它的生命。
但作者说,让我们向这座房子叩头,感谢它为我们国家支离破碎的精神历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立足点。我有些茫然,不明所以,不过一座藏书楼罢了,何须如此郑重?却听作者娓娓道来,这天一阁原是明代的进士范钦所建。
遂则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正如作者所说,收藏家真正的麻烦往往就在他们身后。在他生命的尽头,范钦的遗嘱并没有把万两**和一楼的藏书放在一起,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这个看似不靠谱的遗嘱一代代的传承,当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毅然接下了这沉重的负担时,也就翻开了天一阁堪称悲壮的历史。想想看,百年之后的后裔们莫名地背上如此沉重的负担,说不憋气是不可能的。这其中的艰辛,非亲身经历而不可知。
几百年来,在范家的保护下,只有少数人有资格去天一阁。钱绣芸小姐直至抑郁而终,也未能登上这座仰望一生的藏书楼。风雨萧瑟。听了这样的故事,作者的心一定很苦,但他不知道真正的痛苦还在后面。
当人们思考时,天一阁会像清代学者阮元所说的那样别具一阁。走进近代的中国却变得有些古怪,这座古老的藏书楼竟成了偷儿的天堂,一本本的孤本秘籍流落失散。作为一介书生的作者,得知这段历史,心中必不好受。
于是沉重的苦涩于看似淡然的文字间渗出。
文末,以为作者会淡淡收尾,却不料是两个问句。我们的文艺家什么时候能把注意力转移到这样的老房子和花园上呢?什么时候才能把范家和其他许多家族的精神带到现代世界来呢?
这句质问,质问的是中国的当代文人,也质问的是当代迷失在物欲横流社会的我们,而我们,确实是被质问住了,所有的托词在范氏一族的百年沧桑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不禁想起了我们校训中的一个词,中国魂。此刻面对着这万分熟悉的四个字,我却觉得万分的生疏,何为中国灵魂?
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制造麻烦的人的灵魂,还是粉丝家族看似平淡但必不可少的贡献?可能是那堆叠的千钟粟太过诱人,可能是那雕栏玉砌的**屋太过耀眼,也可能是那颜如玉太过千娇百媚,中国的百姓,中国的文人,竟失了魂一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尾随其后。先贤的话还在耳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放眼全中国,能这样做的人又有几个?
我自知是没有这般透彻的觉悟。在范氏家族的面前,听闻着他们倾尽一个家族之力不计回报地保护着中国的文化,我不觉有些惭愧。突然明白了作者最后两句话下深深的痛。
这是为中国珍贵文化的四处零落,被尘世所遗忘的所悲苦,更是为中国人一意追求功名利禄,丢失祖宗灵魂中的无私奉献所悲苦。想着那些**污吏过着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浑然忘却了宗族的所遗留的下的珍贵遗产,那些所谓的作家随意书写几个荒唐可笑的故事,便自诩书生了。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依然岿然独存,而人们心中的天一阁却早已崩塌。
书页一页页地翻过,我一篇一篇的地领略着清山秀水,诗情画意,也一点一点地品位历史变迁,文化凋零,淡淡苦涩。翻到最后一页,一切似乎都突然停止了。随着笔墨的终结,文化之旅似乎结束了。然而,苦痛仍在我的心中蔓延,这表明深苦的旅程还没有结束,只是短暂的休息。
搁下手中的笔,往窗外望去,天色有些晦暗,零星的雨声还在耳边徘徊,伸伸已经有些僵硬的腿,也许,在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我会背上行囊,踏一次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0
天寒假里品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为何,再寥寥翻过几页后心情变得些许沉重,最大的感触莫过于:“文人的魅力,竟能把偌大的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余秋雨先生写作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未泯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他在自序中有写到。这位老教授虽年老却游历了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这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和对中国文化的思索与追寻。于是他开始了这次文化苦旅,并且在书的扉页写到:“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文章看似是一篇游记,然而正当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在或苍凉或繁华或粗犷或柔美的风景之后是作者的无奈叹和对中国文化旅程的思考。《道士塔》的《阳关雪》,默默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沉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地还原。书中还渗入了许多历史名人故事。有对李白、王安石、苏东坡、柳宗元等文人墨客的敬仰,甚至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真亦幻的白娘子等人物。
在书中的三十七章中我尤为喜爱那篇《白发苏州》。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并未成为苏州人的沉重负担,因为苏州这个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蕴藏着典雅柔媚的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独有的婉约与清新。但是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公平的,她不仅仅代表园林、美女、建筑。可是苏州是沉默的,如那丝丝白发,没有言语地讲述着一个完整生命的故事,也许苏州是真的老了,在无限苍老中学会了忍耐。
读完这本《文化苦旅。》感觉就像在广阔无垠大海上的一声呐喊,有多少人能听见这声有力的呐喊。
我听见了!这声呐喊将永远回响在我的耳畔!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标签: 《文化苦旅》读后感(经典10篇) 读后感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