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演讲稿-个人述职报告-读后感-实习心得体会-疫情防控工作总结 - 涵芬社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_知识点大全

资料搜集者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于”,被,被动句)

  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结构后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10、大王见臣(于)列观。(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

  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

  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15、何以复加。(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

2.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一、通假字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二、古今异义

  千里逢迎(逢迎:古:迎接,今: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俨骖騑于上路(俨:古:整齐的样子,今:庄重)

  俨骖騑于上路(上路: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

  孟学士之词宗(学士: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学位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古:困厄,处境艰难,今:没有钱,穷困)

  阮籍猖狂(猖狂:古:狂放,今:肆无忌惮)

  君子见机(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今:看机会,看形势)

  三、一词多义

  1、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没,干)

  则智者尽其谋(全部用出)

  聊乘化以归尽(完,尽头)

  2、故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

  3、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是)

  美池桑竹之属(类)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

  4、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苟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5、即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附)

  胡天八月即飞雪(就)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则)

  6、引

  控蛮荆而引瓯越(v,连接)

  恭疏短引(n,序)

  司马懿引二十万军(v,带领)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v,后退)

  7、穷

  穷岛屿之萦回(v,极尽)

  日暮途穷(v,阻塞不通)

  8、于

  俨骖騑于上路(介,在)

  访风景于崇阿(介,到)

  烈于猛火(介,表比较)

  闻于四方(介,被动)

  盘庚迁于殷(介,到)

  四、词类活用

  目吴会于云间(目:名作动,看,遥看)

  雄州雾列(雾:名作状,像雾一样)

  上出重霄(上:名作状,向上)

  物华天宝(华、宝:形作动,有光华,有珍宝)

  响穷彭蠡之滨(穷:形作动,穷尽,响遍)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形的使动用法,使…逃)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

  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名作动,变成紫色)

  俊采星驰(星,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作名,俊美的人,俊杰)

  人杰地灵(杰、灵,形作动,有俊杰,有灵气)

  屈贾谊于长沙(屈,形的使动用法)

  徐孺下陈蕃之塌(下,名的使动用法,使……下)

  腾蛟起凤(腾、起,使动,使…腾飞,使……起舞)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四美具,二难并(美、难,形作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主宾)

  山原旷其盈视(旷,使动用法,使……开阔)

3.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1、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

  (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

  (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

  (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

  (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

  (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

  (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

  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鉴赏形象的技巧:

  (1)借助诗歌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

  (3)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

4.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四、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

  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

  五、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2、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5.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

  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二、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三、一词多义

  1、以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四、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

标签:  高三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感谢!

推荐度: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