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演讲稿-个人述职报告-读后感-实习心得体会-疫情防控工作总结 - 涵芬社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_知识点大全

涵芬文学社

【#高一# 导语】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天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15378615269243284.jpg

1.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XX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XX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XX,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误:捐助,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误:刊登,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2.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它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的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编织幻想的境界。它还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诗人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特质。

  2、《离骚》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反之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来表现它的内容。

  3、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态度,就是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境界。

  4、《离骚》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排内,既有利于包含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上是四句一章,字数不多,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

3.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4.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12.思: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5.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标签:  高一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感谢!

推荐度: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