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演讲稿-个人述职报告-读后感-实习心得体会-疫情防控工作总结 - 涵芬社

民情日记800字9篇_高中作文大全

专业写手

民情日记 篇1

  4月17日的早晨,春雷阵阵,黑压压一片,暴风雨就要来临。今天是县商务局“二对一”帮扶第三组下乡的日子。8时30分,在商务局副局长谢四洋和扶贫专干邓超军的组织下,我们一行10人准时在局院子集合,前往花门镇黄山村,开始我们的帮扶之行。

  一路上,我们冒雨前进,猜测着自己的帮扶对象是什么情况?该怎么样帮助他们?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顺着邓超军所指的方向,前面就是黄山村,这个村与我们刚经过的村子有点不一样,位置显得有点偏僻.远远望去,很少有醒目的瓷砖房,房屋密集而不起眼。走近了,与村支书、花门镇的干部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立即前往空巢老人赵校平家,我们来到一栋又矮又破的土砖房前,土墙在风雨的长期侵蚀下显得泛白,跨过门槛,稍高一点的人得低着头才能不被碰着,地面潮湿而又高高低低,昏暗的光线下坐着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听村支书说明来意,老人显得很是激动,谢局长亲切地询问老人的有关情况,与老人聊起了家常,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并反复叮嘱有困难记得随时打电话联系。

  来到第二家是留守儿童赵琳家,因上学没有见到本人,她今年12岁,听村支书说赵琳母亲因犯肝癌病逝,父亲经受不起打击,长期外出几年都没有回家,不知所踪,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养活,今天又碰上奶奶突发病情,去了县人民医院。这使得我们的心中有些许遗憾,并不免为她的家人和前途担忧。

  当看到和听到这些情况,我们的心被深深震撼了,谢局长连忙把我们召集在一起,传达了他的一些想法:这次帮扶行动不能只流于表面形式,单纯只为了送慰问金,走过场,仅仅代表自己来过,而应多同他们了解与交流,聆听生活中的难处,并尽到自己的努力帮他们解决1至2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要以情帮扶,以行动帮扶。用一种心态,把我们的帮扶对象当成是自己的“亲戚”。是啊!只有亲了,才会发自内心的去帮助;只有亲了,才会常常记挂;只有亲了,才会把帮扶当成一种责任;只有亲了,才会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只有亲了,帮扶任务才算是有了成效。

  我们冒雨步行,穿梭在需要帮扶的对象家中,继续着帮扶任务。每到过一家,我们的心情就变得越来沉重,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得已的困难和苦楚,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但他们的心都是这样的纯朴和热情。

  中午12时,我们结束了帮扶行程。在回程的路上,我们积极讨论,谢局长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此次帮扶,对各自的帮扶对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送上了慰问金,下一步的帮扶工作做好民情联系卡,把帮扶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现状、收入来源、目前存在的困难、对帮扶工作的期望等情况进行统一摸底调查,要求每个帮扶队员制定好下一步的帮扶计划与实施方案。

  虽然这次帮扶力量显得那样微薄,但有他们期盼和信任的目光,帮扶之路,我们会义无反顾的继续前行。我的帮扶对象,我的新“亲戚”,我们一定会常“回家”看看。

民情日记 篇2

  昨天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说今天省委督查组要到xx乡检查指导驻村帮扶工作。为此,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放弃周末休息,从昨天就到村上,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据我中青班同学、民和县委组织部张玺副部长说督查组到xx乡召开座谈会,是因为我们xx驻村帮扶组的近期工作比较扎实,是县上专门确定的。这个消息无异对我们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说句实话,近一时期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访贫问寒,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

  说完善工作,其实除起草书面汇报材料外也没什么具体补充的。只是有一点令我们比较犯难,就是通知说督查组还要了解对重点村投入50万元扶持资金的使用计划。说实话,市里召开动员会的时候提过这事,但是我们心存疑虑,没敢在村里公开讲,只是在私下里征求村干部的意见建议。所以昨天我们召集帮扶组成员及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探讨和商议此事,暂时确定将5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兴办村级养殖场或种植专业合作社。因为xx村种植全膜玉米已具有一定的优势,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且一半农户自发搬迁外出,村里有许多闲置的耕地。前两天征求村民们的意见时,大家也对兴办养殖场很感兴趣。

  按照通知要求,督查组说先到乡上召开汇报暨座谈会,然后去村里,所以我们帮扶组成员和村“两委”干部早早赶到了乡上。到上午十点多的时候,督查组才到乡上,陪同检查的还有市、县委组织部的有关领导。会议在乡党委马书记办公室召开,会前我们已将书面的汇报材料和两份简报及民情日记呈给了督查组成员。督查组组长首先让我汇报。因为组长说普通话,所以我也用生硬的普通话汇报,但不照本宣科念汇报材料。我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汇报,生怕汇报长了让人厌烦。他们听的很认真,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做记录。大概十来分钟,我的汇报完了。督查组长很高兴,说从汇报和查看简报及民情日记可以看出我们对村情了解得很透,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关于下一步工作的思路清晰,有想法,工作劲头十足,希望我们继续努力,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市委段广恩副部长也高度评价,说如果各村都象我们这样开展工作,民和县的驻村帮扶工作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接下来他们向村干部问了几个问题,但是看得出他们有点着急,可能是因为今天去督查的地方很多吧!临走时,他们说这次就不去村上了。我们帮扶组人员面面相觑,似乎有点遗憾。我知道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工作开展的不错,所以说不但不怕检查,而且真心希望他们去村上实地查看、了解。我想不去就不去吧!我们干工作也不是作秀。

  在乡上吃过中午饭,我们速速进村。今天的计划是到小库土社的田间地头动员农户加快秋季覆膜,因为眼看地要封冻,大家都很着急。到村上后,我们看到那块地有人就去哪。村民都忙着整地,也准备抓紧覆膜。我们一边宣传动员一边了解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帮扶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在田间地头走访期间我顺便打听了一下这个社的特困户,大家都说冶素来么和马乙吉是最最困难的。冶素来么的情况我们上星期已了解,确实贫困,但马乙吉的情况我们还没有掌握,于是我们决定去看看。在村口我们直接碰见了马乙吉老两口,我们的老谢认识他们。马乙吉老人衣衫褴褛,身背一破麻袋,老伴手提一把破铁锨,跟在后面缓慢行走,咋一看两个人几乎象逃荒要饭的两个老乞丐。我们问他们家在哪?他说没有家,借住村里一外出人家的房舍。为了生存,他们今年种了6亩地,这两天他们拖着病下地收割。我们问他们是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时,他说因为交不起参合金,所以只为体弱多病的老伴交了。我说那你病了怎么办?他说活一天算一天,只能边走边看,没办法。我们又问是否领取农村低保金,他在摇头。听到这里,我无话可说,如果这样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那还有谁能够格呢?临别时我安慰两位老人说你们的困难我们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帮助的。回村主任家的路上,两位老人衣衫褴褛的形象总在我眼前浮现。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这次乡上安排我们帮扶组调整村里的低保,我们一定要让低保享受给这些最困难的弱势群众。

  (晚22时于xx乡xx村)

  10月29日星期二天晴

  这些天,我一直想怎么把xx村老百姓反映修路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因为从xx乡大庄村川杨公路至xx的8公里通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凹凸不平,曲折难行,严重困扰着山上的村民们。为此,上周我向单位的秦国祥主任和傅xx副主任求助,求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他们十分乐意,要求我先到民和县交通部门了解清楚,然后协调有关领导解决。为此,我和仲副乡长他们商议今天到民和县交通局去查查这个项目是否上报省、市交通部门。

  一大早,我、仲副乡长和民和县委宣传部孟xx干事一起来到了县交通局。我们的孟干事在县上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他和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也很熟。但是我们到的不巧,办公室主任正在旁边的会议室开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孟干事让那位同志悄悄叫一下主任,说宣传部小孟来找。不一会儿主任来了,是个女的,很热情。我们说明来意后,她出门叫来一个负责项目工作的女同志,让他给我们查查。那位干事也很热情,让我们在主任办公室喝茶等会儿,她去查资料。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表来了,边给我看表边说这个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有望下达。但是,他说你们自己跑跑,项目可能批得早,没准明年能实施。听到这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我一直担心这个项目如果没上报,我的单位领导们不好协调。此前我心里一直有个打算,如果这个项目已上报至省交通厅,我就请求我们的傅xx副主任给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说说,他是傅主任的老部下,而且也是我在化隆县时的县级领导,这个事他肯定会帮忙。我详细看了一下表格,这个项目叫川杨公路至大库土公路,建设性质为改建4级,建设规模为8.35公里,计划投资292万。和乡上打的报告一对照,有点不一样。我仔细看了看,原来乡上的报告里面还包括从xx村另行通往川杨公路处的16公里改建路。乡党委马书记也给我说过此事,希望把通往大库土村的公路也一并争取解决了。

  回到乡上我立即给马书记和梅乡长汇报了此事。他们让我给傅主任说说,后天带我们去省交通厅见见陶厅长。我当即挂通傅主任电话说了此事,他满口应允,让我们后天去西宁。

  商量完去省交通厅的事,我顺便邀请马书记和梅乡长参加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明天来xx小学开展“萤火虫”微公益活动。他们很乐意,决定由梅乡长参加。

  这个事也是我自从进驻xx村开展工作最欣慰的一件事,也是我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即将要办的第一件实事。为了把这个企业的捐助拉到xx小学,我再三劝说老师兼青海省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并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到学校搜集整理文字和影像材料,及时上传给了他们。朋友也实心帮忙,很卖力的把这个事办成了,而且早上通知我明天就要来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以前很羡慕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也有好几次想去参加。但一方面是因工作脱不开身,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勇气的原因。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来是个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心血来潮,但真的要去参加的时候,却总是缺乏一股勇气。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朋友们的爱心举动精神可嘉,勇气也可嘉,自己比起他们差远了。

  (晚22时30分于xx乡xx村)

  10月30日星期三天气阴

  今天是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来我们xx村小学开展的“萤火虫”微公益活动的日子。早晨醒的很早,也许是有点激动吧!毕竟这是我们驻村帮扶组给村里要办的第一件实事。按照昨天的计划,我和仲副乡长到米拉弯高速进出口迎接来捐助的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的员工们,老谢、小孟、小罗负责到村学校安排相关事宜。

  我们约定到达米拉弯高速进出口的时间为上午11时。他们计算的时间较准,刚过11时我们就在高速口接到了他们,共有11人,大多是年轻人,乘坐一辆依维柯快车。和他们打过招呼,我们带他们前行。经过乡政府时,我们给乡政府梅乡长和中心学校马校长打了电话,我们一起前往xx小学。

  到学校门口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和村支部马书记、村委马主任、学校冶老师都带着学生在门口等候。大家下车相互见过面后,开始帮忙搬捐助物资。东西很多,有新买的棉衣、帽子、围巾、鞋、手套及各类学习用具和食品。听当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昨天给我透露,他们买的这些东西价值7000余元,对这个贫困的山区23个学生来说,这些东西已经很多了。将东西搬进教室,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发放仪式。仪式由我主持,我首先简单介绍了乡政府梅乡长及我们驻村帮扶组的同志们和村干部、学校老师。接下来由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的小李说明了他们来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她说: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开展的“萤火虫”微公益活动包括“微爱心”、“微心愿”、“微才艺”、“微资助”、“微电影”、“微笑脸”、“微书包”、“微书屋”、“微感言”、“微关爱”、“微直播”等内容模块,以每年度为一个周期,长期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帮助贫困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实现心中最纯朴的微小梦想,引导贫困儿童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她表示今后他们每年都会来看望这里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对我们举办的这个仪式,孩子们感到很好奇,一个个都瞪眼细听。坐在前排的孩子们还不时地望着摆在前面的零食,可能是眼馋了。

  之后,我让中心学校马校长致欢迎词,学校冶老师致感谢信。冶老师写的感谢信揣在旧皮夹克的里面衣兜里,看样子是昨夜做了精心准备。信写的很实在,发自内心肺腑。听着听着,我突然间觉得这个老师太不容易了!他在这样艰苦的学校连续执教20多年,真让人难以想象。我又为自己前些天向乡党委政府反映这个老师上班不积极的行为有点后悔。毕竟他也有他的难处,为何不变个方式给他做工作呢?

  冶老师读完感谢信后,他们开始发放捐助物资。那些年轻员工们纷纷动手,亲手给学生们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发放了新文具,学生们个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还和学生们一起互动,唱起了歌,玩起了游戏,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检修公司负责工会工作的几位员工还向冶老师问这问那,认真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生活及学习状况。我也不失时机地向他们介绍这里的贫困状况,希望他们能长期帮扶并对村里的孤寡老人们给予救助,他们表示今天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触了这里的贫困,以后每年都会来这里帮扶救助。

  当送走这些爱心人士,回想起今天的一切,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常说“助人为乐”,今天我也为自己能发挥长处,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好事感到了真正的快乐。

民情日记 篇3

  “五一”假期刚过,昨天中午市委办公室进村入户工作队就再次进驻达仁村。根据工作安排和分组要求,今早八点我们小组4人在办公室杨思锋副主任带领下,一路颠簸,来到达仁村最远的回头山社,任务是走访5到6家贫困群众,对群众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情况做一个细致的了解和摸底。

  在一处路面稍宽的地方,回头山社李银华社长已在等候我们一行,昨天下午在村里开会时我们已经认识,今天让他给我们带路。就在路边,李社长给我们介绍了全社的一些基本情况:回头山社现有26户人家,119人;现在还栽种的水稻田只有15亩,群众粮食基本全部靠买;全社有茶地450亩,有茶所一个,治安情况较好,这几年基本没有什么案件发生,没有上访户;社里主要的问题是道路雨天泥泞难走,干冬时人畜饮水不够。

  大家边走边谈,转个弯就见路边有一栋空心砖搭建的简易房屋,屋顶是石棉瓦,两间房30平米左右,靠西那间临路开成一间小卖铺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走访的第一家:户主叫李智华(汉族,31岁,初中文化,健康),长年在广东省东菀的一家灯具厂打工,今年刚过完年就又去了,每月可以寄回家1000元左右,家里只有媳妇赵蕊萍(汉族,31岁,高中文化,健康。)和6岁在上学前班的女儿李卓。结婚分家出来后在路边盖了这间简易房住着,为了平时生计,开了很小的小卖铺,每天有100元左右的营业额,可以赚到20元左右;家里有田2分,每年可收获300斤左右谷子,茶地有2亩,去年有3000元左右收入,还栽有50棵核桃树,小树刚挂果,都没投产;家里现在有20000元欠款(信用社8000元,私人12000元)。虽然生活很艰辛,可我能从女主人的脸上看到开朗的笑容,在交谈中感到她的坚强和自信,细细的想想,男人打工每年可寄回家10000元左右,不用几年核桃树长大投产,虽然目前她很困难,但对未来充满希望!

  告别了坚强自信的赵蕊萍家,走了很长的崎岖山路,来到另一家(这里一家和一家相距很远,看着好像没多远,山高洼深,一家到一家要走很长一段山路。),户主:李子庭(汉族,49岁,小学文化,身体健康,在家务农),老父亲:李子梦(80岁,身体健康,在家务农),妻子:罗雪梅(汉族,46岁,小学文化,身体健康,在家务农),大儿子:李晓华(23岁,现在西南林学院读大四),小儿子:李佳华(18岁,初中文化,身体健康,在家务农)。家里有茶地10亩,去年收入10000多元;有核桃树200棵,都还小,部分刚刚挂果,去年只有400元收入;田地都种茶和核桃树了,粮食全靠买。家里养有36只山羊,去年收入有3000多元,小儿子农闲时就在本地打零工,一天收入40元,但不是长期的,有一天算一天,去年也收入3000多元。全家一年收入虽然有20000多元,但因为供大儿子读大学,开支很大,现在已欠下40000多元的债务,好在儿子还有几月就毕业了。说到儿子,做父亲的李子庭露出很骄傲和满足的神情,全没有了先前愁苦的模样。大家坐在院子中聊着,进来一位背着一筐青草的矮小老人,看到我们,脸上满是爽朗的笑容,很利索的放下背篓,进屋端出一碗瓜子,客气的让我们吃。这位老人是李子庭80岁的老父亲李自梦,看到老人家已80岁的高龄,身体还这么好,家里那36只羊就是他养的,大家都很吃惊。老人坐下和我们高兴的`聊了几句家常,一个劲的笑,一直在说:“好多了,好多了!现在共产党的政策好,村里的干部好,比早些年好多了”。离开时,老人客气的送我们出来,走到门外指着4棵胸径30多厘米,高有10多米的杉木树说:“这几棵树都是我爬上去修剪的”,看着修剪得笔直,只有树尖一米左右才有枝条的4棵杉木树,我们不由的发出惊叹!这还是80岁的老人吗!大家围着老人,惊叹着,劝老人要保重身体,不能再爬那么高去修剪了,老人笑呵呵的,满脸的自豪。想象着老人家那廋小身躯爬在这10多米高的杉木树上的身影,回想老人放的那36只山羊,背的那筐牧草,端出一碗瓜子的满是青筋和老茧,变形的黑黑的指甲双手,我的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老人家您真是达仁村的“达人”啊!

民情日记 篇4

  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市委办公厅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多次进村入户,并派遣领导干部轮流驻村,积极与帮扶对象对接、沟通,并为联系户谋划发展思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政策的宣传,使他们对省委作出的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大加赞许,同时对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充满了信心。这当然也是我们作为帮扶者感到兴的事情。

  今天早上,我们一行6人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前往办公厅帮扶点之一的火家台村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在赶往联系点的路上,领导向大家明确了本次行动的主要任务:搞调研、出主意、进村入户宣传政策、鼓励群众参与自来水管道铺设等惠民工程。并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宣传“双联”政策,积极鼓励群众参与自来水管道铺设工程,争取把工作做到实处。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武胜驿镇火家台村委会的驻村点上,短期的休整之后我们就来到村上原先最贫困的人家进行入户。由于村中道路已经铺设整改完毕,并不难走,不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困难户”李师傅家门口。一进大门就发现院中一座新盖的房屋展现在眼前,窗明几净,院落宽敞,原先的两间土房子变成了水泥浇筑的敞亮新房了。主人热情的一边领我们进屋,一边诉说的自己惊天的变化,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双联活动带给群众的实惠。让我对通过“双联”活动使群众富起来的信心更强了几分。

  我们走访第二家是一个留守老人,家中的儿子外出打工,自己一个人带着孙子,虽然政府帮忙翻修了新房,并在生活上给予一些补助,但是因为缺少劳力的情况下,老人的日子依然过的很辛苦。

  通过对几个富起来的贫困户走访,我了解到双联活动带给群

  众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扶贫是个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就双联前景来说,还有很多已知或未知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积极努力。如火家台村民用水问题。一直以来火家台村民生活用水是个大问题,村上几年前铺设的自来水管道因各种因素已近无法使用,村名习惯了饮用河沟里的水,用饮用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改变这一现状,单位筹集款项,组织施工队进行自来水管道铺设工程,但因工程量大,所需资金部分需由村民自筹,多数村民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并缴纳工程款,但是仍有部分村民对铺设自来水管道的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拒不缴纳自来水入户款。晚饭过后,我们一行人在社长的带领下对个别“钉子户”入户,讲解安全、卫生用水的好处,了解到安全用水的重要性,使得大家对安全用水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并按时缴纳自来水入户费用。

  通过这次进村入户,我了解到双联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好处,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是双联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双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得兢兢业业,坚持不懈。

民情日记 篇5

  今天是抽调我们工作组下乡的第一天。因为从今天起自己要到民和县***乡的***村,开展为期两年的蹲点下乡。为此,昨夜辗转反侧,到大半夜才强行入睡。

  早晨起床,探头望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有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扪心自问。前两天还为自己有幸抽调下乡,欣喜不已。因为自从离开乡镇调入市县机关整整十年来,每次抽调干部下乡驻村,自己从未选中。不是因为个人工作能力不行,也不是自己不熟悉农村工作,而是自己承担的工作职责相对重要,也算是单位的骨干,所以自己总是在领导们的眼中“落选”。那时候,自己真的太羡慕那些能抽调下乡的同事们了!说句心里话,许多同志不喜欢下乡驻村或害怕下乡,而我偏偏喜欢,其原因不是害怕单位布置安排的工作,而是自己从小出身农村,对农村有着太深太深的感情。参加工作后,自己分配到化隆县最为偏远的卡力岗山区的阿什努乡,工作了整整三年。三年来较为艰苦的基层工作和生活,使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在机关单位难以学到的东西,也和当地的村社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有这些,也是我直到今天深爱农村、喜欢农村群众的缘由了。自从调到机关工作后,除节假日回老家农村住上三两天,或跟随单位领导下乡到农村匆匆忙忙转转外,静下心来深入农村学习、工作、生活的机会很少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怀念对农村童年时的生活、少年时的上学、青年时的工作。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单位选派我和四名领导及同事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开展的机关干部入乡驻村活动,常委会秦主任前两日还亲自嘱托我们要在村内认真锻炼,扎实工作。昨夜,想起主任交待的话语,我在欣喜之余暗自担心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次选派干部入乡驻村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绝不同于以往。如果自己在这次活动中不能做出点应有的成绩,特别是不办成一两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恐怕难以向组织、单位领导和当地群众交待。这也许就是今天早晨莫名忧心的原因吧!

  十点多钟到单位告别领导后,单位统一派车送我们去民和下乡驻村、驻社区的三名干部。两名同事基本上没在乡村工作过,所以我们在路上商议今天大家统一行动,先到我下乡的地方报道,然后我陪她们去报到。我们的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进入了***乡政府。下车进入乡政办公楼,乡党委马书记和乡人大吴主席热情地迎了出来。进入马书记办公室刚倒上茶水,***村的马书记也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提前听说市里要选派干部进驻***村,但不知道详情,所以我向他们简单的说明了来意。党委马书记也向我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听说我要从今天起带行李住到***村,他们说村上没有村级活动室,非要我住乡政府,而且要安排宿舍。经我几番解释,他们只好同意我的请求,决定让我住在村委会马主任家。热心的马书记还交代乡驻村干部谢永强和村支部马书记安排好我的食宿,尽量照顾好我。

  下午四点多,我和乡驻村干部谢永强开始进村。我们的车经过大约六七公里的行驶,拐上了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山路较陡,车行至半山腰时因水箱温度过高,我们还下车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乘车继续行进十几分钟后,终于进入了***村,但是看见的农户不多,听谢干事介绍后才知道那只是“冰山”一角。原来***村有四个社,社与社很分散,也算是四个自然村落。村内条件差,所以很多农户自发搬迁至县城附近,现在长期居住在村里的不到200户。

  到了村委会马主任家门口,家里没人。谢干事打电话一联系,原来他们上山挖洋芋去了。不一会,马主任夫妇俩拉着半拖拉机洋芋回来了。马主任大概四十来岁,看上去很干练。在他们的帮忙下,我们三下五除二将我的行李及一袋米、一桶菜籽油搬进了他家。看房屋和家具,马主任家条件相对较好,但不富裕。我们倒上茶后,开始闲聊。边聊我边想,这个村比起我刚参加工作的阿什努乡的大部分农村,条件还不错,我也有信心住下来、干下去。

  10月14日星期一天晴

  今天,乡政府梅乡长要求我们到乡上开会。内容是研究驻村帮扶工作。

  来到乡长办公室,梅乡长正在等我们。我们驻村帮扶组人员到齐后,会议开始了。会议只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个议题是研究确定驻村帮扶组组长、副组长。梅乡长说我是市里下派的干部,所以让我当组长,仲副乡长当副组长。我说还是让仲副乡长当组长,但是他们执意让我当,我也没有推辞。第二个议题是按照《青海省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组建驻村帮扶组临时党组织。除民和县工会干部小罗是预备党员外,我们其他五名干部都是正式党员。因为党员较多,我们决定组建临时党支部,由乡党委下批复。梅乡长还是让我任支部书记,仲副乡长任副书记,大家都一致同意。接下来,梅乡长代表乡党委、政府向我们提出了驻村工作的相关要求,主要是如何遵守工作纪律、如何开展工作,等等。

  会议结束后,我和仲副乡长按照会议研究的内容,立即起草了向***村下派驻村帮扶组的通知和组建***村临时党支部的请示,提交给了乡政府办公室。

  10月15日星期二天晴

  从乡上回村已四点多钟了,村委马主任夫妇二人下田挖洋芋去了。于是,我打算到村里转转,顺便了解点民情。

  从村主任家出门不远,就走上了***山梁。站在山梁上远远望去,***乡及李二堡镇的许多村社尽收眼底。这里都是成片的玉米田,在夕阳的照耀下,黄澄澄的十分好看,不过大部分农田已收割。

  这时我想起了我们人大秦主任经常给我讲民和山区推广双垄全膜玉米的事。他当时给我讲,以前的民和山区群众都是和海东的其他山区一样,大部分都种植小麦、豌豆等作物,对种植玉米想都不敢想。可是在前些年通过省上和地区的扶持,以及县上的大力推广,整个民和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大面积种植双垄全膜玉米,农民受益匪浅,是一场农业上的“*”。当时我还有点半信半疑,总认为海拔较高的干旱山区种植玉米不大可行。可是在今天看来,这不是神话,确有其事。就在前两天,我送财经城建委朱进成主任去中川乡时,就的的确确见识了。我们是从***乡出发,又从李二堡乡翻越山岭抄近路,经巴州去中川的。所以看见了山上正在收购的成片成片的双垄玉米带状田。

  正在边走边想时,迎面遇上了一位回族老乡。打了个招呼后,我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以前对种植玉米怎么看?他说以前根本没想过种植玉米,也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干旱大山里能种植玉米。说到这里,他感叹:这些年党和政府确实好啊!就拿种植玉米这件事说吧,刚刚推广的时候,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种子、化肥,乡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动员,但大家就是不种。现在呢?我们都尝到了甜头,大家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我说今年玉米的收成咋样?他说一亩地的玉米少说也能收入一千元以上,种植小麦的话,再多也只能收入个四、五百块,根本不划算。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秦主任去年让我在“两化”(化隆、循化)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写:在浅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全膜玉米的事。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现在想来真有点惭愧啊!当时我对秦主任说化隆的干部、群众都可能没有积极性。主任说那是县上的领导们没下决心,只要领导干部们下决心,出实招,肯定能行。今天,我对主任的话彻底地信了!期望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化隆也能看到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玉米带状田!

  10月16日星期三天晴

  入乡驻村已到第三天了。今天我们按照乡上的安排,去***村下边的陶家村观摩学习秋季双垄全膜覆盖技术。因为那里有个种植老板承包了千亩撂荒土地,准备在明年开春时种植马铃薯。正好这些天他在组织劳力开展秋季覆膜。和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乡政府梅乡长和县新闻中心的小钟记者。

  走出乡政府大门往县城方向走了一公里多,车辆拐弯跨过米拉沟走上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路面不宽,斜跨在陡峭的山坡上,坑坑洼洼十分难行,从车窗望右望去,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随行的钟记者吓得的眼睛都不敢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到达了洋芋老板的“大本营”。其实那是个窑洞,因为那是在土崖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在上面搭些木棒,上面盖些草和土,就成了简易的房屋洞。我们下车时,窑洞门前支着一口大锅,听洋芋老板说锅里是在煮洋芋。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我们稍稍休息后,跟随洋芋刘老板徒步向山上行走。山路曲曲弯弯,比较难走。不过政府梅乡长似乎走惯了山路,走得很轻松。对于这点山路,我也很轻松,一直快步走在大家的前面。约莫走了40来分钟,我们终于走到了山顶。向下望去,刘老板所承包的大部分耕地已翻耕并进行了秋季覆膜,白茫茫的一片连一片,好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池塘。从山梁继续前行一公里左右时,一大帮农民群众正在田里用机械覆膜。我们来到田边,和农民们一阵寒暄后,一个个都拿起铁锨,和田里的老农们一齐跟随覆膜机开展覆膜。以前没见过覆膜机,开展覆膜一直是用起垄机起垄,用手工覆膜。现在的覆膜机十分灵活,除在地头需要对地膜压土外,起垄、撒肥都是自动化。梅乡长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工作人员一齐从老农门手中接过铁锨,一前一后地跟在覆膜机后边往铺好的地膜上压土。压土的技术不难,每隔一米左右压上一道土,害怕刮风后地膜被卷走。在和老乡们说说笑笑的干了20来分钟后,没有劳作习惯的我们似乎有点累了,一个个气喘吁吁。随行的记者不断地抓拍我们劳作的照片,但是大家都似乎有点难为情,也许是认为有点做作吧。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点劳动真的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从小在家帮助家人下田劳动,这么一点劳动真是小菜一碟。

  道别田里劳作的乡亲们后,我们下山。比起上山,下山较为轻松。可是对我们随行的小钟记者来讲,这一上一下的徒步行走已够受了。到山下刘老板的大本营时,门前大锅里的洋芋已香气扑鼻。揭开锅盖,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洋芋绽的开了花。大家乐呵呵地大吃起来。味道真的很香,以前不怎么爱吃煮洋芋的我,今天却一连吃了三个。吃过洋芋,我们开始坐车返回。可能是累了,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望着窗外的大山,我在想近年来干群关系疏远甚至恶化,与我们的广大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很大的关系。这次选派干部开展的入乡驻村活动如果能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将对改善干群关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10月17日星期四天晴

  今天上午10点,我和驻村帮扶组的同事们一齐赶到乡政府,参加乡里组织召开的全膜栽培动员会议。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及全乡干部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政府梅乡长和几位与我同龄的副乡长端坐在主席台中央。因为我现在的身份是驻村干部,所以仲副乡长虽然让我坐主席台,但我坚持坐在了主席台下边。多年未参加过乡镇会议的缘故吧,还真有点新奇。

  会议由梅乡长主持,简短精炼的开场白后,由王副乡长安排部署了全乡全膜栽培工作,主要是动员全乡群众抓紧开展秋季覆膜,并积极做好残膜的回收工作;辛副乡长安排部署了农村低保、交通安全等工作;仲副乡长总结了秋季拾棉工作,对完成任务好的还通过发放面粉形式进行了奖励。最后,梅乡长用简短精炼的话语强调了以上工作。整个会议不到一个小时,很是紧凑。记得十年前在乡镇工作时,那些个书记、乡镇长们滔滔不语,台上的讲了个没完没了,台下的却在打瞌睡。我想与中央的八项规定相对照,今天的会议应该是个真正的短会。

  会议结束后,政府梅乡长说她陪我们驻村帮扶组去***村,我们当然是欣然同意。到政府食堂吃过中午饭,我们回到了***村。早已等候在村里的驻村干部老谢已召集好了村里在家的党员和村社长。见到我们,他们很是热情,一一与我们握手问好。他们衣着较旧但穿戴整齐,看上去还是很精神的。***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所以我们的会议只能在村委马主任家召开。会议还是由梅乡长主持。介绍过我们后,梅乡长简短的说明了开展这次入乡驻村帮扶活动的来意。接下来,梅乡长让我说说。因为第一次和村里的党员们见面,所以我在回村的路上,思考了点要说的东西。首先我简要地介绍了自我,特别是说明了我是农村出身、早些年在农村工作等等情况。然后我按照市里召开动员会时的部署和要求,简要地说明了我们驻村帮扶组下村工作的目的和主要任务。他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老党员还不时地点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等我们几位驻村干部说完,梅乡长让村社干部和党员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及工作上的建议。这些党员们还是挺有素质的,他们发言有次有序,完全不像以前我在乡镇工作时,到有的村开会,大家七嘴八舌,吆五喝六,乱糟糟的。他们的发言也很集中,主要是建议我们硬化他们的通村道路,加强村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梅乡长也一一解答,说明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帮扶组共同研究后逐步解决。

  下午五点多时,梅乡长及部分驻村帮扶组干部回乡政府了,我住在村委马主任家,继续感受感受农村的生活吧!

  10月18日星期五天晴

  吃过早餐,村委马主任夫妇拉着专门挑拣的五六袋小洋芋到山下的村庄去收购了。听他们说,今年的洋芋收购价一般是8毛钱左右,大洋芋在窖里贮藏到明年开春价格更高,小洋芋因为个小,价格较大洋芋低两三毛,所以家家都专门挑拣出来,提前卖给收购商。

  昨夜我就想,自己作为驻村帮扶组组长,有责任组织开展好这次入乡驻村帮扶活动。进村这些天来,我们基本上是走访调研。今天应该召开一次驻村帮扶组及其临时党支部会议,好好研究制定一下我们的近期工作计划,否则工作无头绪。

  十点多时,我们驻村帮扶组的其他几名同志都到了。征求了其他同志的意见后,大家都表示同意我的想法。于是,我们立即召开会议。首先我提出了自己昨夜思虑再三的近期工作计划。一是组建驻村帮扶组办公室。因为***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办公室只能设在村主任家西头的小房间里。鉴于我们办公无活动经费,我提议每人收取100元现金,共计600元,作为暂时的办公经费及购买蔬菜的零用钱。大家都同意我的提议,当即掏钱交给了向上的仲副乡长保管。二是开展走访调研,近期首先走访四位社长及村里的老党员。三是动员群众积极开展秋季覆膜,争取完成任务。四是加强宣传教育。主要是召集村干部及在家党员开会学习,并通过走访农户,向群众宣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及党的惠民政策。五是积极向上反映***村村道至今未硬化的问题。六是根据群众反映,走访了解村学校教育滞后的现状,对能够协调解决的事,积极协调解决。七是动员群众积极上缴新农合参合金及养老保险金。

  对于我的提议,大家都同意,有些方面大家还通过讨论进行了完善。接下来,我对帮扶组有关成员进行了分工。民和县委宣传部的小孟起草编写反映近期工作的简报,民和县总工会的小罗根据会议研究的结果,起草近期工作计划要点。仲副乡长负责采购办公用品及我们的有些生活用品。我负责起草村情简介材料。因为前两天我问过新任的驻村干部老谢,村内目前还没有一份像样的村情资料,有些数据也是零零散散的,很不全面也不准确。

  我们开完会时,村委马主任夫妇也回来了。快到中午了,马主任夫人问我们中午吃什么?为了不麻烦人家,我提议吃炒洋芋丝。大家都赞成,而且几个同志还要帮着马主任夫人洗洋芋。

  吃过中午饭,我们在马主任的陪同下到村学校走访调研。因为这两天群众老反映,村学校去年有三名老师,但今年学区只派了一名,而且这个老师每天都是十点多才到校,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我们走到学校时虽然是中午一点多,但学生都在排队领取义务教育营养餐,即每人一袋牛奶一个鸡蛋。学校占地面积较大,大概有三亩地,两排瓦房不算太久,原先的操场如今种上了饲草。见到冶老师时,他虽然年岁较大但显得有些拘谨。我们客客气气地和他在校园里聊起了学校的情况。他说学校里只有他一名教师,通过多次反映,学区给他聘用了一名初中文化的代课老师。以前学区统一送营养餐,但从这学期开始他要去学区自己领取,所以他每天按时到不了学校。代课老师的家是李二堡镇的,离学校有五公里多,每天都徒步行走,因此早上也不能按时到校。说到这里,冶老师很不好意思,也显得很无奈。我们明白了,原来群众反映的是事实,但其中也有许多新情况。接下来,我们到学生教室及老师宿舍进行了走访。老师的宿舍里很零乱,靠在墙根的小床没有床头,办公桌上放着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和几包方便面。冶老师说为了照看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班学生,他们两个老师每天中午都吃方便面。我想和我一样坐在机关里干部们,是很难想象这样寒酸的情景的。按照群众的反映,来这之前本想给老师说说。可是看到此情此景,我的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学生的教室里还算可以,只是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十来个学生。听群众反映,由于村学校的原因,许多农户送孩子到县城上学,家人陪读,因此加上幼儿班学生这里只有23名。

  走出校门时,我的心沉甸甸的。都说要均衡教育资源,但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真正面目。想到这里,我和仲副乡长商议下星期将学校的情况立即向乡党委、政府作专题汇报。

  10月21日星期一天晴

  今天是星期一,八点从家里出来,匆匆坐车到乡里已过九点。上星期五乡上的马书记和梅乡长因为有事,我们去汇报工作时他们都不在,所以我们决定今天早上去汇报。是星期一的缘故,乡政府办公楼内办事的群众很多。见到马书记和梅乡长后,我简要的汇报了近期开展的工作,并把上周编发的简报呈给了他们。临走时马书记说他待会去我们村上转转,我赶紧说你早上尽量还是不要来,因为我们住宿的村委马主任夫妇在民和县城,早上我刚从他们手里拿的他家钥匙,你乡上的“一把手”来了,我们恐怕给你倒不上一口开水!马书记笑着说如果不方便那改天去。

  离开乡政府,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村上。打开村主任家大门,他家的四只小花猫这两天可能饿坏了,见到我们“咪呜、咪呜”的叫个不停。我让小孟和小罗生炉子,仲副乡长帮忙,我去洗洋芋准备中午饭,大家自力更生,体验生活。我的炒洋芋丝准备的还算快,但是他们几个生炉子可不那么如意,一会儿燃着了柴火,一会儿又灭了,折腾的我们都哈哈大笑。正在这时,马主任夫妇骑摩托车到了。马主任夫人走进厨房一看我们,吃惊地说:“胡大啊!你们自己做饭吗?”,我说我们也体验体验在农村做饭的感觉。她边说边重新生炉子,在她的手里炉子很“听话”,三下两下炉火就熏熏燃烧。不一会儿,麻利的主任夫人已端上了中午饭--一大盘我准备的洋芋丝,另加一盘牛肉炒青菜,主食是米饭。也许是我们自己参与做饭的原因,大家都吃得很香,好多人还吃了两碗米饭,盘里的菜也一扫而光,真正的“光盘行动”。

  吃过中午饭,我们开始走访农户。马主任在家有事,村支部马书记陪我们走访。我们按照计划,首先到了二社社长冶有志家中。他家庄廓较大,但住房陈旧,看上去家庭经济条件不大好。社长是个大个子,精神矍铄。因为我们前两天开会时见过面,所以这次见面显然是熟人了。他说二社原先有40来户,现在许多农户自发搬迁外出,常住的只有20户。问起他家的情况,他在叹气!他说自己没儿子,只有四个女儿。三个大女儿先后都出嫁了,最小的招了上门女婿,但前些日子女婿离家出走,可能是因为他家经济条件不好,人家不愿做上门女婿。两个月前,女儿又生了一胎,是个男孩。说到这里社长脸上放佛掠过一丝喜悦。但他又叹气说,现在这个女儿是计划生育对象,马上要采取绝育措施,但女婿跑了,让我咋办?我们都听了十分同情。仲副乡长是主管计划生育的,所以他给社长说要不你先让女儿到乡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以后女婿来了再做绝育手术。社长显得十分激动,连声说感谢。谈到对村上工作的意见建议,和上次在村干部会上说的一样。但是说到村学校教育时,他给我们反映了一个新情况,就是听说现在学校在册的老师还是三名,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实实在在上班的只有一名正式教师,一名代课老师。我和仲副乡长商议,改天到中心学校详细了解一下,因为现在误了学生,就等于误了他们的一生,这是大事。

  接下来,我们走访了村委委员、老党员冶青贤家。他家较社长家情况相对较好,和他攀谈中得知他的儿子学阿文已拿到阿訇资格证,在外开学一年多,收入也不错。家里种了三十几亩地,其中种植玉米22亩,前两天秸秆和玉米棒子一齐按青饲草卖出,每亩收入了1500元。我和他粗略算了一下,他家今年在种植业方面可收入40000元以上,除去成本,纯收入在30000元左右。我心里想种庄稼有这样的收入很不错,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只能养家糊口。说到这里他说种庄稼有这样的收入还是感谢政府大力推广种植玉米,要不然这里的耕地大部分已撂荒了。

  随后我们又到了老党员冶建福家。进门前听包村干部老谢讲,冶建福是上届村支部书记,这届落选了,可能有些怨言。但是我们和他谈的还是合得来,没有怨言也没有牢骚。聊完一些家常,他还建议我们充分利用村内的玉米秸秆在村内发展牛羊育肥产业,我们认为这是个好建议。***村现在大面积种植玉米,玉米秸秆很多,不是当柴烧就是喂牲口,可他们家家仅有的几头大牲畜吃不了多少,因此发展牛羊育肥产业很有潜力。走出他家时,已五点多,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走访。回村委马主任家的路上我想,走访调研还是很有效果,如果不深入农户,我们不可能全面了解群众疾苦,也听不到群众的真正心声。

民情日记 篇6

  早晨起来,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下午,天气转晴,但路很泥泞。

  白天,来访群众不断,几乎没有干几件事。晚上,因为要推选第五队的村民代表,我们按时赶到村支部,那里空无一人,我们静静地等待村民的到来。

  等了一段时间后,才有村民赶到。突然,我们接到村支书电话,“有村民家里着火了!”我们立即赶到失火现场,大火已被扑灭,消防战士和村民们正在揭开屋顶的砖瓦清除隐藏火点。经了解,该村民家中无人,所以没有人员伤亡,但屋里生活用品、电器、家具等全部损毁。待房顶上的人员拆除完毕,我们与消防队长见面沟通了情况后,又让村干部安排好人员做好后续的防范工作,紧急赶回村支部。

  这时村民仍然没来几个,或许是路太泥泞,村支书感到后又用喇叭通知了几遍。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推选会即将开始,这时来了一个的“犀利哥”,蓬头垢面,酒气熏天,话语不清,想借着酒劲向我们反映邻居数目影响车辆出行的问题,村民们见状都劝他离开。而我们处长却向前握住他的手,冷静地说:“有话您尽管说。”他毫不客气地说了一通后,处长送他时却因为给他拍了照片而误解,大发雷霆,执意要求我们将照片删除。最后,我们处长又向他道歉,众人连拖带拉将他劝走。

  正当大家填写选票时,一位老大爷来到了推选现场,手里拿着《推选票》嘴里唠叨着“以前的干部喝了甜水,让老百姓吃了苦水,你们工作组可要记住了。”几位村民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向前劝说,而这位老大爷恼火了,反而又骂了起来:“五队的社员还没有浇完地呢,井能借给外处用吗?”大家好不容易将其劝走。我们处长始终十分冷静坐地地在那里,因为他心里明白。

  推选票刚要统计完,有一村民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高声说:“请村干部或工作组带着全村的浇地电表去校校,校完后加盖公章,想办法防止有人再在电表上偷做手脚,还老百姓一个公道!”我们处长说:“今天天不早了,明后我们随时等着你,到我们驻地说说这事,咱们一块研究个好方法。”话音刚落,又有几位村民将我们处长拉到一边,待别人走后才说:“我们五队菜地的事您得帮我们解决,租用的人想霸占为宅基地,并找各种借口不拿租金,我们架线都没有钱,我们本来准备往乡里或县里去反映呢,你们来了正好。”话还没说完,那位“犀利哥”又来到了支部,真让我们出乎意料,只好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才勉强离开了村支部。

  我们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百姓百姓,百人百性”,“宁带一军不领一村“。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其中内涵。然而,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三人都感到了肩上的压力!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民情日记 篇7

  1.

  3月1日晴

  今天是3月的第一天,呼吸着胡莲池村的新鲜空气,走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空气的新鲜和路边的高低不平形成巨大反差。修路是全村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自己越来越感觉到身上的压力巨大,资金如何筹措。修路,这是每一位村民期待的事,真希望能够得到各级的支持,完成老百姓的心愿。我对自己说:如果今年村里的路修不完,我明年还会来,长期关注莲池村的发展是我的责任,我就是村里的一分子。

  2.

  5月11日星期一晴

  满目的绿色总会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看着远处纯净的天空里时而飘起的风筝,不自觉地会想起小时候,曾经牵着爸爸用报纸糊的大风筝在田野里来回奔跑。

  23个春天转眼间从身旁飞过。这个春天里,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充实和快乐。

  最近村里的事情很多,我们几个顺路的又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走在去村里的路上,阳光很好,我们都想占据树下那片不大的阴凉。说着,笑着,闹着,后面的同事突然提议说咱回去都写篇文章吧,题目就叫充实并快乐着,他说得一本正经,我们的笑声更大了……看着路两边忙碌的人们,想起曾经的自己。刚毕业的时候心比天高,怀揣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去了那个高楼林立的城市。在那里,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受到了发自内心深处的惶恐,我害怕每天挤在人堆里心中却空无一物的感觉。后来想想是我错了,原来自己的骨子里都是充满了泥土气息的。

  我选择回来。爸爸说,考村官吧。我说行。

  而如今感受着周围的泥土气息、花草树木还有沉甸甸的麦穗,我闻到了幸福的滋味。

  我庆幸我的选择,当村官的选择。

  因为从成为村官的那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了领导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工作上悉心的指导;感受到了我们十几个人相处的胜似一家人的融洽与和谐。我时常对自己说,其实我应该学着去满足,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用心感受周围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用心感激那些默默关心着我的人们春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在感谢那些赐予我收获的人们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努力,为了所有对我们寄予希望的人,更为了我们自己。

  3.

  秋收结束,秋种也基本完工,大棚的建设、万头猪场的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我们主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与村民协调,与供电部门对接,协调电力开户,请国电xx市分公司与xx市公司协调,免除开户费用及材料费,先行架设两相照明用电,再架设三相电,三四万的开户及材料费,只能请供电部门免掉了。

  20xx年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征收开始,关键是做好宣传,人均350元的标准,国家投入280元,农民个人负担70元,进一步提高了医保的报销标准,老百姓应该信任。但工作量大,每一位村民都参加医保,要核对身份信息。

  村庄环境的整治也要进行,农忙后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村庄道路、河道清理、绿化养护等等。

  农村社会矛盾的排查和处理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在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各项日常工作一点也不得马虎,最近村里又有三位村民去世,殡葬改革工作一定得跟上。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也要完成,村里的干部必须定员定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否则就会陷入无序的状态。上星期一个邻里纠纷的处理,我就要求农户逐级反应,干部逐级解决,必须建立有序的解决纠纷的机制,对村民来讲,可迅速处理,对干部来讲,是一个锻炼和考验,我们要有一支群众信得过、有战斗力的农村干部队伍,从村民小组的中心户长到分工村干再到村主要领导,建立阶梯形处理问题的队伍是处理农村矛盾的有效形式,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完善。

  下一阶段,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和一些中心工作外,主要精力要放到外交上,到相关单位和部门,走出去,请进来,争取外援,以解资金上的燃眉之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才能办事,有项目才能去争取资金,要建立生猪、蔬菜、农机合作社,整合资源,为下年度上争资金作准备。

民情日记 篇8

  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有的青涩,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幸福的颤抖。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七年的当代大学生"村官",从繁华的城市到落寞的乡村,承受落差,穿过迷茫,走向从容,我期待破茧为蝶、展翅高飞。青春无限,行者无疆。

  星期一 晴

  为了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大对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加强村党支部力量,促进村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经乡党委研究,决定选派我到瓮背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我从一名基层年青的公务员,再次回到工作七年的农村热土,怀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定信念,乡领导把我送到这个将与我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村庄,并召开了党员干部大会宣读我任职文件,会上党员们朴实的话语充满热情和希冀,让我感动。喧嚣过后,弱大的村委会异常的寂静,心中一片茫然。主任杨昌银见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发呆,主动过来与我聊天:"你要经常来,多到村里转转,和村民们摆摆龙门阵,问问冷暖,帮帮他们,时间长了你就真的成了瓮背人了。"主任的一席话我非常清楚,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我在农村工作了7年。在村民眼里,我是有能耐的大学生"村官",盼着我为他们办好事,办事实,带领他们致富,我心里想一定要把瓮背村打造成为我曾经工作过的省级新农村开天村一样。

  星期三 阴转多云

  为了给以后开展工作奠定坚定基础,这几天我深入实际,了解村情民意,通过走访调查,我了解到:全村共有347户,1549人,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其中田1582亩,土576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森林覆盖率达63%,农业以水稻、玉米、蔬菜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茶、花生、枣子等,畜牧业以牛、猪、羊为主,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67元,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硫铁、锌、磷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目前建有小水池10口,蓄水200立方米,大小灌渠15公里,硬化公路220米,连户路500米,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全部覆盖,有村级小学1所,入学率达100%;有村级卫生室一个,20xx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

  星期五 阴

  我想作为一名村干部,就应当走进农村,向群众征求意见,听取反映,积极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帮助农村发家致富。

  初到瓮背村,年青不被信任成了我要迈过的第一道坎。"村民们的看发很多,一开始跟他们聊天我都靠猜意思"回忆起刚进村时的.情形,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不过,借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这个身份,我逐渐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我给每一位党员建立小档案,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样一方面可以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党员的了解。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村民发展种植茅台酒厂订单高粱的积极性不高,加上雨水频繁和农忙季节,又担心种植的补贴发放不到位,眼看着育苗地里的200余亩高粱苗越来越高,却无人愿意去栽种,村干部们为栽种的事愁得茶饭不思。我积极和上级领导沟通,加强与村干部们交流,交换意见达成一致,通过积极鼓励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先借资现场发放补贴的方式。

民情日记 篇9

  下午6:00,我和工作组的同志一起来到了三联储运学校,与学校领导共商开展共建活动事宜。

  在三联社区驻点工作以来,每天在三联社区进进出出,总能看到一所名叫“三联储运学校”的美丽校园,上学、放学时断,熙熙攘攘的孩子们是三联社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整洁的蓝色校服、胸前鲜艳的红领巾、一路的欢声笑语,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经常沉思,作为驻点工作组,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是啊,暑假快到了,孩子们将如笼中放飞的小鸟,前面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安全”,将牵动着老师和几千家长的神经;“安全”,无疑是学校的生命线。

  从事了十几年质量工作的我,马上觉得我们能够利用后盾单位的资源为学校、为孩子们做点事!我马上把举办“质量与安全进校园”活动的想法向市局领导作了汇报。分管驻点工作的程局长当即拍板说:这项活动很有意义!

  于是,“关心下一代,质量与安全进校园”活动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三联储运小学教导处林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该学校是三联社区范围内唯一的一所学校,属于民办性质,小学初中一体化,现共有3500多名学生,180多名教职员工,共有68个教学班。学生来源为三联、荔湖、中海怡翠、茵悦之生等社区,三联社区在三联储运学校就读的学生就达20xx多人。

  听了林主任的介绍,更加坚定了我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的决心和信心。林主任在听了我的构想后,代表学校领导对工作组关心下一代成长、支持下一代教育的做法表示赞许和感谢!

  晚上快十点了,一篇题为《关心下一代,质量与安全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终于完成。此时,我的办公室的窗外灯火闪烁,不时传来远处孩子们的喧闹声,我伸展了一下疲惫的双臂,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察日记 | 日记格式 | 小学日记 | 初中日记 | 高中日记

标签:  民情日记800字9篇  日记  高二写景作文800字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感谢!

推荐度: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