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演讲稿-个人述职报告-读后感-实习心得体会-疫情防控工作总结 - 涵芬社

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_知识点大全

硫化钠

#初三#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搜集的《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一、挑战“两极”

  1、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2、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外因:

  ①美国的扶持;

  ②周边战争的刺激;

  ③进行民主改革。

  内因:

  ①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②日本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③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

  ④实行“贸易立国”的战略,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启示:

  ①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②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

  ③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④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⑤加强国际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

  二、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1、(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

  2、印度独立时间:1947年,实行印巴分治,把原来的'印

  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3、印度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①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印度的讨饭碗变成了面包篮子”);

  ②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4、非洲独立年: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

  5、1990年,纳米 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6、拉美人民的反美斗争及领导人:

  ①1959年,古巴革命——卡斯特罗;

  ②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托里霍斯(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2.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一、英国

  1、起步:新航路开辟以后,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革命: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海外扩张: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4、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使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享有“世界工厂”的称号。

  5、侵略中国和印度

  6、参加协约国集团

  7、推行绥靖政策:二战前,为了自身的安全,伙同法国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美国

  1、独立: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三权分立制:美国独立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组成了“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

  3、南北战争: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道路。

  4、第二次工业革命:充分采用新技术、新成果、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5、一战后起到的作用:1919年参加凡尔赛和会、1921年组织华盛顿会议,对形成和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起了重要作用。

  6、罗斯福新政:1929年,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7、珍珠港事件: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由此卷入世界大战,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8、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等,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80年代通过政策调整,经济逐渐恢复;到90年代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美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9、冷战政策:二战后,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形成了东西方达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

  10、在当今世界的影响: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人权、自由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11、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世界格局:一战前英国是世界霸主、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三、法国

  1、法国_:_了法国封建君主专 制统治,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拿破仑: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 裁,最终帝国走向灭亡。

  3、巴黎公社:1871年,法国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4、一战中的作用:一战前,参加三国协约集团,后参加一战。一战后是巴黎和会的操纵国之一。

  5、绥靖政策:二战前,推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战败投降。

  四、俄 国

  1、俄 国国名的演变:沙皇俄 国(1917年3月以前)、俄 国(1917年3月-11月)、苏维埃俄 国(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9年底至今)

  2、农奴制改革:使俄 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领导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苏联成立与探索成就:1922年苏联成立,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6、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出现严重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7、二战中的贡献:二战中,在欧洲战场打击德国法西斯,为战胜德国法西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8、改革:二战后,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9、美苏争霸:二战后,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

  10、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五、日本

  1、大化改新:7世纪时,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改新

  2、明治维新:19世纪60年代,一部分中下级武士_了幕府统治,之后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全面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通过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发动战争,制造了南京_,充分暴露了法西斯的凶残本质。

  5、二战后的崛起:二战后,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各种有利条件迅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7、关键点拨:日本历两次改革都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社会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


3.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一、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我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 暴统治。

  二、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臵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

  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经济、文化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书同文(统一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军事上:修万里长城

  作用: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五、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上: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

  军事上: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对外交往:开拓了丝绸之路。

  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战

  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二战

  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军事集团

  促进经济发展的组织:欧盟1993年成立(EU)、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WTO)

  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联合国(UN)(根据雅尔塔会议,1945年成立)

  2.国际形势的主流(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冷战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化。

  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全球化

  3.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是*沙皇专 制的资产阶级革命;

  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社会主义革命。

  4.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的统治秩序。

  5.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政策、新政的比较:

  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新在“信息化、全球化”的特点。

  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在苏俄采取的经济政策。新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相结合”。

  新政: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6.一战后,巴黎和会主要签订《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主要签订《九国公约》。

  7.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而不是《联合国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8.打破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

  二战的转折点是1943年取得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辟第二战场的是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9.一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1929--1933年在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0.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17个国家独立

  1990年纳米 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在非洲殖民历史的结束

  11.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 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12.1961年,不结盟运动,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13.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样二战后的新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把美苏冷战推向高 潮。

  “西德”和“东德”成立,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14.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5.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 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 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xx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1)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 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四、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

  (1)时间:1919年6月

  (2)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五、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

  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1)时间:1922年

  (2)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六、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标签:  初中三年级  初三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初三历史知识点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感谢!

推荐度: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