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鼓舞了我们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你阅读了作者的作品,或许也会被其文采征服。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为出国留学网为你收集整理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简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简短【篇1】
很快乐能细细品读高美霞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一个一线教师的教育日记。《杰克和仙豆》是一个孩子都喜欢的童话,作者让自己的心如同杰克一样爬上云端中的豆蔓,回首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更冷静地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成长就在旁观自己——反思自己、回忆自己——对比自己和孩子的过程中悄悄进行着。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经常爬上杰克的豆蔓看看自己,聆听自己的声音。
作者把自己的教育日记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生活,在这个篇章中,作者提出:教育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坚持。第二部分则记录了一些日常教育生活,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同我们一样,作者在和孩子之间的琐碎生活中,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真实感受,也有着许多她无法解决的难题,有着许多意外的惊喜。第三部分则详细激烈了和孩子沟通、交流,虽然作者带的是个人数很多的班级,但是她用肢体、用眼神和语言不同的方式和不同孩子进行交流,让自己成为孩子深深喜欢的老师。第四部分写了自己一些在教学中的感悟,因为老师丰实的体验,富足的见识,因此在教育中流露出来的智慧为活动增添了很多精彩。第五部分记录了许多和家长的爱心联系案例,作者以一颗爱孩子的心获得家长的尊重和支持,因此工作中感悟到了许多感动。最后篇章以“生命的感怀”为标题,写了作者的读书和生活感受,提出教师要善于体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孩子才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边看着,边赞叹着。首先,我佩服作者那日复一日的坚持。因为有坚持,作者才能记录下这么多的教学日记,因为有坚持,作者才能时刻以一个局外人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因为有坚持,在我们眼里琐碎而平凡的工作才能这样时刻感动自己。因为和她一样是个一线的教师,所以在看书的时候不时有相似的感觉。正如我时常思考: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孩子?书中写道:每一个孩子都朝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发展,而不是一样的教学、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方式刻画出来的一个模子里的人。一位老师,尤其是幼儿园老师,如果把自己的职业当成谋生的职业,那是不会经营好自己的事业,也无法从事业中体会幸福。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快乐的、轻松的。因为没有课业的负担,很多人以为只要把孩子带好就行了。但是,我认为那样的老师,是不可能很好地实现“教育”过程的。教育,单从词义上看,可以理解为一个动词,那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的过程,当然,也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一个名词,那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时候的许多行为赋予的自己特有的理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这些个体,都富有自己的特性,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所以老师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影响这些孩子。虽然这个理想是完美的,在实现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充满幸福和甜蜜的。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一些进步的时候,那是多么欣喜的一件事情啊!作者有一句话我很欣赏:有一种路必须走,那就是亲身体验。我们往往会重视孩子亲身体验的过程,其实,我们也需要亲身体验。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们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会面对很多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难题,亲身体验后,不管是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一种收获。
教育的上品,往往不着痕迹,将自己融入教育,将教育融入自然。很多时候,都会在一个活动后感觉非常满足。一名老师,当她面对孩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了教育。她的言行,虽然没有精心准备,在孩子眼里,就是教育。因此,很多时候,驾驭好自己的言行,也是一个基本功。在年轻的时候,常常会将情绪带到教学中,在课堂上,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影响活动。这学期,一个朋友的孩子放到我班上,一个月后,她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你们外国语学校老师素质教师高,以前我的孩子回家后就拿着小棒,把自己当成老师,很凶地对着自己的父母说:不听话就摔死你!但是现在回家再也不拿小棒了,她说的话都是老师平时的言语,她的举动也是老师的举动。听了她的话,我庆幸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但是我们要如同面对家长一样来展示自己的教育言行,因为,孩子就是一面最真实的镜子。
看完书,收获多多,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不是因为来自一个精彩的案例或者一个完美的活动,更多的是来自自己的反思和学习。一个教师,该怎样把自己定位?我想,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去想一想的问题。工作多年以后,更应该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很多时候,我回首自己的教育,都会感觉到一种满足,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满足于和孩子亲密的感情,满足于和家长和谐的交流,这个时候,我应该爬上更高的豆蔓,看看自己,也就会发现:善于反思,成长就会一直伴随我们。
这本书里,一个普通的老师记录了很多平凡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放弃对教育的理想,只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平凡也会变得很精彩。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简短【篇2】
本周末我阅读了高美霞的教育日记,这是一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点滴记录。日记上的内容记录似曾相识,相似的场景,相似的孩子表现。
很喜欢高美霞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的一段话“教育中经常会与孩子交往,与家长闲谈,与同事接触,与领导碰面,我做得得心应手的大概应该是和孩子的交往吧,和他们在一起轻松、舒展、随意、纯粹,因为他们的心灵天真单一、剔透净明,而我似乎也由于这个职业的缘故保存了这一份天真和单一。虽然我看似不多言,可我的眼神常常代表了我大部分的语言”,这不是我吗?工作中,孩子是我的全部,我喜欢跟他们在一起。
粗略地翻阅了本书,发现高老师是个爱思考的老师,在遇到某个教育问题的时候她喜欢去思考,即使是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看到孩子的某个现象时也会突发奇想地去开辟另一条途径。
联想到我自己的工作:大家都认为我们班常规比较稳定,也曾几何时,我在入睡后辗转思考着“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更听话,或者是遇到这样一个孩子,我该用怎样的方法去教育”,最后发现,用真心去爱每个孩子,才是带好一个班的关键。这并不是几句空话,而是一个很简单的连环反应:即真心换取信任,信任产生依恋,依恋衍生崇敬,至此,孩子们离我们的目标就不远了。
我经常会拿这个班的孩子与以前带过的孩子作比较,如,同样是小班学习4以内的数数,我经常用拍手的方式让孩子们听出个数,并且按数量让孩子们拍出个数,以前在拍手听音这个环节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安分地会发出声音,在按数字拍手的时候也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多拍。这个班的孩子现在已经能熟练地数5以内的物体,在我拍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会专注地听,包括那些调皮的孩子,在按数拍手的环节很少有孩子会出错。因为专注听了,所以举手的孩子也特别多。李江美老师曾经说过,孩子们举手越来越多可以看出教师与孩子关系越来越融洽,班级的班风积极向上。我很欣慰这一点。在教学中我认真完成每个活动,在生活中,我关注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特别是那些特殊的孩子,我相信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有人说:“教育的上品,往往不着痕迹,将自己融入教育,将教育融入自然”,我同样很喜欢这段话,现在我大概能从中体会到一些了。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简短【篇3】
我喜欢看杂志,喜欢看故事书,不喜欢看长篇之类的书籍,这不要交流了,才无奈的借了《爬上豆蔓看自己》,看了几篇日记之后,让我倍感亲切,内容太熟悉了,太有同感了,高老师写出了我的心声,这本书吸引了我,书中没有理论的说教,只有老师和幼儿之间鲜活的生活场景和活动,有自己思想、充满活力的幼儿,有老师的困惑与苦恼,有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磨合,有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协作和沟通。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日记,作者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感悟与反思,记录了一个普通幼儿园教师在和孩子、家长交流中的喜怒哀乐,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与体会。
作者和我们一样是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却在普通的岗位上作出了不普通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孩子的言行,审视自己的所做所思!也许有很多人会说,写日记大家都会啊不稀奇啊!然而贵在坚持的这种品质能有几人能做到?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高老师对孩子的宽容,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爱,对自己职业的责任,高老师有反思的职业习惯,有自觉的学习精神,有美好的职业理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读高老师的日记让我感受到,教育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从这生活中感受到的是教师的生活趣味和生活态度。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很多的教育活动是由教师的一个突发奇想、由幼儿的一个不经意的行为、由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等引起、贯穿的。同时高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热爱生活的教师,于是她常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曾经常玩的游戏转嫁为活动内容;将电影、电视剧、日常待人接物的所闻所想转化为反思自己教育生活的良好媒介。
每读完一部分,我的心情就更加激动。因为我喜欢高老师能给自己倾诉的机会、给自己整理思绪的平台,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精彩;喜欢高老师那充满乐趣、充满惊喜、充满烦躁激动的日常教育生活;喜欢高老师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的一切一切,因为让我学到了如何关注孩子的眼神、读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不同,加深我和孩子的爱;喜欢高老师在教学中的随机应变,以及教学感悟所带给我的启发;喜欢高老师和家长们之间建构爱之桥梁的技巧,甚至一些毫不避讳的直接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借鉴学习。再就是高老师的学习热情,从一篇篇日记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阅读面很广,这点我真的自叹不如。教师本身就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有不断充电,自己才有足够的电能来照明。高老师真的让我非常佩服,她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自然而顺手拈来,却还在不断地反思,我看到了这名老教师的职业习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我也是一位老教师,幼儿园的教育生活是烦琐的,我每天的工作都在认真实在的开展着,但常常懒于梳理自己的教育行为,平日里遇到的疑惑和想法经常都是一闪而过,过后并没有把它整理出来,再过后就忘了。我不求做的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在平时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因为,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要想有收获,只有像高老师一样坚持写作,坚持学习,坚持反思。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简短【篇4】
《爬上豆蔓看自己》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之一,是一本充满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日记,作者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感悟与反思,记录了一个普通幼儿园教师在和孩子、家长交流中的喜怒哀乐,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与体会。本书真实反映了幼儿教师的生活原貌,从个案的角度记录了幼儿教师的成长历程。全书共分六部分,第一、二部分介绍了作者的理想教育生活和日常教育生活;第三部分介绍了作者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第四部分介绍了作者在教学中的感悟;第五部分介绍了作者和家长的爱心联系;第六部分抒发了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初读《爬上豆蔓看自己》,有很多朦胧的感悟。书中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师良好的反思和学习精神对于新教师的我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从作者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教育对她而言是一种信仰,她的文字中给人的感受是,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是一种意志的磨练,更是一种享受。她能更多真正的从孩子出发,当看到孩子的表现没有预想完美时,她能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在诸多篇日记中都能看到作者一一讲述每名幼儿的进步,将理解、宽容孩子贯穿在现实教育生活中,而不仅仅是放在嘴上。因此,她能走出常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一个偶尔的灵感顿生而成的论文,教育是一种行为日复一日的坚持、教育的上品,往往不着痕迹,将自己融入教育,将教育融入自然秉承这样的教育思想,高老师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思考着的人,成为了教育即生活的验证者。因此,我们可以从高老师的日记中看出,很多的教育活动可能由教师的一个突发奇想、由幼儿的一个不经意的行为、由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由一些突发事件等引起、贯穿的。同时高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热爱生活的好老师,她常常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转嫁为活动内容;将电影、电视剧、日常待人接物的所闻所想转化为反思自己教育生活的良好媒介。高老师在日记中还提到:有一种路必须走,那就是亲自去体验,体验前人的经验是内化,内化前人的经验,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自身的发现是创造。
高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如果只有一种情绪或是只有一种表情,如果总是生气、总是尖酸、总是喜悦而热切,可能就是问题的征兆。有事难过悲伤表示孩子有依附他人与在意他人的能力,而这些情绪是抗发展的象征。感觉不强或没有变化,则可能是情绪低落的早起象征。
如果孩子一直像仪式般或刻板的按照某种游戏的步骤,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同样的东西,那么他可能正处于情感漠然的状态,需要特别的帮助。孩子逐渐增加一个游戏的复杂或适度地变化游戏,这显示有足够的安全感。这种内在的安全感让他能跟环境嬉游。
如果孩子从来不探究环境,从来不去碰一碰禁忌的东西,他可能是因为害怕被处罚或因为过度发展的良知而不敢或不想去做。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把握正常发展所需的对某些事物的界限也就是了解。
孩子偶尔会拒绝成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想法或看法,甚至提出抗议,但是最后总会屈服,这表示孩子的社会发展良好。一味接受大人的命令或限制而从不反抗,则暗示着孩子过度的焦虑、恐惧或自信心的低落。
孩子常常喜欢单独玩并不意味着孩子有问题,只要他不是因为过度害怕与同伴互动或极度缺乏社会能力才自己玩。同样一个表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孩子,可能是在寻求自我肯定,或可能觉得自己在失去一些特权或特殊的地位,或觉得自己无法实现父母过高的期望。
如果无法专注于一项活动,很少完成一项活动或很少有始有终第完成一件事情,那么他就需要帮助。
不管在哪一个家庭或哪一种文化里,发展正常的孩子都会以适当的方式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人知道自己爱他们,以及觉得生命与世界是雨露埃尔满意的。但是过度的情感表达,可能暗示孩子对自己与成人的情感依恋关系有着不确定感。
孩子是否能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探究新环境、探究新事物等都是美好的事情。
看到这些指示,我想那些对孩子生活上无限照顾、学习上却要求苟刻的家长是不是该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呢?正确面对孩子这个年龄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这个年龄可以培养的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享受美好事物的心情。其实,很多孩子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做主,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着做,如吃什么样的早饭、穿哪件衣服、要不要把玩具借给小朋友等等。家长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多给他们一些正面的、真正的关注。家长应该爱真实的孩子,而不是仅仅爱大人理想的或期待的孩子。
面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稚嫩的思想、脆弱的情感,不仅家长需要细腻、再细腻老师也需要哦!老师需要抛弃那种旧的教育观念:无论我做什么,只要是为孩子好就行了。这份好不应该让孩子长大成人后才去回味、体验和理解,而应该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让他们从小就能感受到并喜爱这份好。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粗线条了呢?我们很少探究孩子那敏感的小脑袋里究竟有什么奇妙又丰富的想法,我们很少思考该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如何引导他们想得更多更深。有人说:反思是个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的过程。多学习(向其他老师和家长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多看书,多反思,多动笔。相信任何一位老师在教育孩子时都可以变得更冷静、更睿智、更从容!其实幼儿教育,真的是一件需要细心、耐心、爱心、童心、责任心的事情。
我觉得日复一日坚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需要有伟大的灵魂,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给予孩子细腻而恰当的关爱、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面对孩子,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且溶化在日常琐碎中的品质,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
日记里体现出来的教师职业理想是美好的,其中阐释的教师职业是阳光的职业,是有挑战性也是充满快乐的职业。如果我们都能经常爬上豆蔓看看自己,冷静地旁观,经常地用心反思,经常地回忆往昔,经常地彼此对比,不知不觉就会有很多感悟。成长就是从旁观自己、反思自己、回忆自己、对比自己和孩子的过程中悄悄进行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高老师一样经常爬上杰克的豆蔓看看自己,或许今天的教育又将成为影响未来成长的潜在因素和动力,不能轻视自己的一点点感受、一点点体会,因为它们是我们自己的声音!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简短【篇5】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完这本书以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反思。下面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受。
这是一本充满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日记,全书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教育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介绍了作者的理想教育生活);第二部分:淡淡的菊花香(介绍了作者的日常教育生活);第三部分:眼神中的意味(介绍了作者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第四部分:活动中的机智(介绍了作者在教学中的感悟);第五部分:因为爱而幸福(介绍了作者和家长的爱心联系);第六部分:生命的感怀(抒发了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在这本书里,高老师详细叙述着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感悟与反思,记录了一个普通幼儿园教师在和孩子、家长、同事交流中的喜怒哀乐,也记录了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在日记中,不时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真情实感,让人无限回味。字里行间,作者从未提及到爱,却让人觉得处处洋溢着爱:对孩子细腻的爱,对工作自然的爱,对生活积极的爱!我觉得这正是我最感慨的地方。坚持幼儿教育工作有14年的我,做为一个一线的老师,其实真的不容易,专业、信仰、享受,这也许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在日记中,也能看到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从高老师的日记教会我很多东西:如在教学活动中的随机应变;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育是种充满智慧的生活,在平时的日常活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看了这些日记后,感触颇深,也许我们做不到高老师的那种境界,但作为幼教工作者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职责也是我们所必须做到的。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让我感触最深得是高老师的招牌动作:弯屈着身子,轻声询问:你看这样好吗?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办法?这种动作、这种语气,让我不禁反思起了自己,跟孩子们相处的场面像镜头一样一个个闪现在我的眼前,这件事情处理时语气硬了点、那件事情处理时眼神少许温柔、可亲哎,很后悔,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有什么想法。马上开学了,等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我一定用最真挚的爱最热情的笑容迎接他们,知错能改,还是一个好老师嘛。
看了这些日记,给人的感觉是,从事幼儿教育是一种意志的磨练,更是一种享受,幼儿园生活是多彩的,灿烂的。幼儿教师的职业是阳光的职业,是有挑战也是充满快乐的职业。我们所得到的这种感觉是建立在作者美好的职业理想的基础之上的。对孩子充满爱,充满关怀,对孩子给予宽容,给予理解,给予展现自我的机会,这就是一种新的儿童观引领的职业态度,有了这种职业态度,就有可能去享受职业,而不是忍受职业;去迎接职业生活的挑战,而不是回避职业生活中的困难。读了这些日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职业理想不是文字上的,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融入到每一天的具体的行为之中的。是职业理想在支撑着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是职业理想在引领着作者去反思和不断努力。我知道这不是每个人都在教育上有如此的悟性,日复一日坚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需要有伟大的灵魂的,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给予孩子细腻而恰当的关爱、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面对孩子,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且溶化在日常琐碎中的品质,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
但作为我个人,不求做的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我正努力寻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在平时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多给自己照照镜子,收获会更多!
爬上豆蔓看自己读后感简短【篇6】
孩子们都画得差不多了,我又去看了几个孩子的画。我又发现了有几个孩子画了太阳,但不是红色的。我想: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这其中的快乐是我们用成人的眼光无法体会得到的。
当我走到佳妮旁边时,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在佳妮的画里,树叶和小草都是红色的。这使我觉得很奇怪,一般的孩子都会把小草画成绿色的。但是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我没有这么提醒她。我问她:“小草和树叶为什么是红色的呢?”她笑着回答我,说:“你不知道呀,因为小草和树叶都穿上了漂亮的红色的衣服来迎接春天啊。”
这是孩子多么天真的想法啊,看看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也被他们感染了。太阳一定要是红色的吗?我想此刻的你也不会再坚持。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太阳可以是紫色的,小草可以是红色的,小兔子可以长上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的一切只凭他们的想象。孩子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想象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留言评论